第293部分(第2/4 頁)
這裡,那柳永等人就是不接受的時候,也不便說什麼了。
在徵得眾人同意之後,花郎這便開口唱道:
誰曾在城門深雨中,尋覓過我雕得古拙的山水,夜把明月照我留下傳唱的歌謠多少奉旨而揮的筆墨,每為羅綺消誰懂我的潦倒誰又知我的驕傲誰曾在煙花巷陌裡,等待過我開了又敗的花牆,只剩下斑駁我曾與過誰在花下歡笑青瓷如水的女子,寧靜中微笑歲月靜凋時才知道已不復年少風吹開枯葉抖落了空蟬……
剛開始的時候柳永以及陳師師、謝玉英都很是驚訝,因為像這樣的歌曲他們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而且這曲風跟他們所瞭解的也全然不同,只是出於禮貌,他們並沒有馬上提出什麼來。
而當他們繼續聽了之後,不由得明白了歌詞之意來,柳永奉旨填詞,之後專與青樓女子寫詞,那句奉旨而揮的筆墨,每為羅綺消豈不就是唱的這個?
而開了又敗的花牆,只剩下斑駁,我曾與過誰在花下歡笑則說的是柳永跟謝玉英兩人的故事吧,當初柳永從餘杭任滿回京之時,曾到江州尋找謝玉英,奈何當時謝玉英陪客去了,柳永便在花牆之上題了首詞,這才離去。
眾人聽出了歌中之意,不由得感懷起來。
而這個時候,花郎正唱到:
新詞一夜唱了**遍;
換了斷絃琵琶再復返;
對酒當歌長亭晚;
品其中味一成不變。
如此花郎將一首歌唱完之後,整個客廳突然沉寂起來,這倒是花郎沒有料到的,他本以為自己這樣唱了一首不入時的歌之後,必然會被人批判,可是並沒有,不僅沒有,花郎去看柳永等人,好像他們深深的被歌詞所震撼到了。
這首歌是花郎之前很喜歡的一首古風歌曲,名叫白衣,唱的便是柳永,花郎心中明瞭,便也不再多言。
許久之後,柳永才從歌中回過神來,笑道:“花公子此曲甚新,歌詞也是淺顯易懂,深得歌中三味啊。”
花郎可不懂什麼歌中三味,連連表示獻醜之後,便起身告辭了。
而花郎離去之後,柳永深深嘆息一聲,感嘆道:“滿座詩賦換熱酒,此局棋怎走?”
第752章 終見紅杏尚書
從陳師師家中離去的時候,黃昏已盡。
而夏末的黃昏盡時,天邊尚有餘輝,餘輝灑在古樸的京城街道上,頗有一股子韻味散發而來。
走在街上,溫夢欲言又止,如此幾次之後,她才終於開口問道:“那首歌真好聽,以前怎麼沒有聽你唱過?而且好奇怪。”
花郎笑了笑:“之前都不曾有時間唱嘛,你若真覺得好聽,改天我教你唱啊!”
溫夢嗔笑著說道:“這個古怪的歌我才不學呢,我學了之後若唱出去,不被人笑掉大牙才怪呢!”
“沒錯沒錯,那首歌就是太怪了!”這個時候,花婉兒也連忙附和。
一行人邊聊邊走,很快便回到了家。
因為天色已晚,所以他們並不準備再出去,只是快到要睡去的時候,卻有人敲門,花郎很是奇怪,從客廳走出來開啟門之後,發現門外站著包拯和公孫策兩人,此時包拯臉色溫怒,好似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
花郎請包拯和公孫策兩人進客廳,之後連忙問道:“包兄和公孫先生這麼晚來我這裡,可是有什麼事情?”
包拯點點頭:“我知道花兄弟最近接了一個案子,而且此案跟宋祁多少有點關係,不知道你有沒有去找他?”
花郎見包拯是為了宋祁一事,心中頓時沉了下來,連忙答道:“剛瞭解完案情,還不曾去找宋祁宋大人。”
好像聽花郎說宋大人包拯有些不高興,所以他眼睛猛然一瞪,黑多白少,道:“既然還不曾去見宋祁,那麼明天為兄陪你一同去見,如何?”
“這……”花郎略顯為難。
“這又什麼好猶豫的,難不成你覺得為兄跟前去會妨礙你辦案?”
“這倒不會,既然包兄已經決定了,那我們明天一早在此相聚吧!”花郎見包拯如此堅決,知道推託不掉,只好應允。
包拯得到了花郎的肯定答覆之後,便了解了一番案情,這樣之後,他才起身離去,這個時候天色已晚,月牙彎。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包拯便帶著公孫策來到了偵探社,花郎等人一番準備,便向宋祁的府邸趕去。
此時宋祁已然四十多歲,府邸頗有些規模,他們遞交拜帖之後不久,便被府上下人給領進了客廳,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