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部分(第2/4 頁)
如此,豈不是沒有辦法扎住幕後主使了?”
“也不盡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如今,京城的事情是一波接著一波的來,包拯頭都有些大了,玉璽的事情沒有結束,靜心齋也沒有動靜,除此之外,有關玲玲的訊息也是一個沒有,就好像包拯派出去的人,沒有一個在認真做事似的。
靜心齋。
蝶妃與明妃兩人靜坐,蝶妃淡淡一笑,道:“姐姐,皇上要為張貴妃般壽辰,我們去慶祝嗎?”
明妃冷哼一聲,道:“按照輩分,我們比那個張貴妃還要高一輩呢,給小輩過壽,不吉利,不去!”
對於明妃的話,蝶妃卻只是笑了笑,道:“姐姐,你可真是糊塗,在皇家之中,那裡按輩分做過事?如今那張貴妃很是得寵,你我兩人若想在這京城穩坐泰山,還是趁機巴結一下的好。”
明妃自然不是笨人,蝶妃這麼一提醒,她立馬明白過來:“既然如此,那禮物就由妹妹你來選吧。”
第1439章 千層怒
離中秋越來越近了,除了皇宮裡的人在忙碌張貴妃的壽辰之外,京城中的普通百姓,也在為與家人的團聚而在忙碌著。
而此時各個青樓之中,都在彈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好像,自從當年花郎吟出這首詞之後,每年的中秋節,這首詞便會被不停的傳唱。
偶爾走在街頭,也能聽到不少人輕哼幾句。
這種感覺是很爽的,只是這種感覺花郎感受不到,因為這首詞並不真的是他寫的,所以別人如何傳唱,跟他是沒有一點關係的,若是聽到有人還在津津樂道花郎當年破案的故事,那麼花郎才會真正的覺得開心。
因為中秋近,雖然那天可能要進宮去,可包拯還是讓王朝馬漢兩人去採辦一些食物,他是這樣想的,中秋節那天,白天要去皇宮參加張貴妃的壽宴,就算不久待,總是要去一趟的,晚上司空荼要與幕後的那些人進行交換,中秋是過不好的,所以他們決定在八月十四那天晚上好好玩一玩,也就是明天晚上。
多年朋友多年未見,若是不一醉方休,實在有些說不過去的。
可事情卻並不像包拯想的這麼簡單。
王朝馬漢是派出去了,可是他們回來的時候並沒有帶回任何食物,甚至連一個月餅都沒有,他們只帶回來了一個哭哭啼啼的婦人。
婦人摸樣平常,哭的聲嘶力竭,王朝馬漢將其待回府衙之後,立馬前去稟報包拯,說有人要來報案。
而包拯既然身為開封府尹,那麼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有人報案,他就必須接著,於是,包拯宣佈升堂。
升堂之後,婦人哭泣著將事情的原末說了一遍,原來,婦人的家裡有一顆家傳玉簪,很是漂亮,據說是當年唐宮中傳出來的寶物,結果今天早些時候,張貴妃的弟弟張布便以給自己的姐姐過壽選禮物為由,要強行將那玉簪買去,婦人和她的丈夫皆是不勻,張布見他們夫婦不肯賣,便突然伸手來搶,並且將婦人的丈夫給打死了,婦人自知勢微,無人可求,本想去尋短見的,幸得王朝馬漢兩人遇到,便將她給救了下來,而他們兩人聽完婦人的敘述後,很是憤怒,也顧不得張布身份不一般,便張開說包大人定能替她出頭,於是便領她進了開封府衙。
婦人將事情原末說完之後,又是哭泣的厲害,包拯微微凝眉,心中雖說此事有點麻煩,可覺那張布太過可惡,於是立馬吩咐道:“王朝馬漢,你們兩人速去調查,務必將這件事情調查清楚,張龍趙虎,你們去將那張布抓來。”
包拯說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人便要奉命前往,這個時候,展昭突然站出來道:“大人,那張布身份不一般,只怕他會拘捕,我看還是由屬下前往吧。”
包拯點點頭:“好,就由展護衛前往,帶上本府的尚方寶劍,如果那張布拘捕,當場斬首。”
展昭領命,立馬下去了。
花郎在一旁看著這些,不由得感嘆,包拯的膽子倒真是大,難道他不知道殺了張貴妃的弟弟,那張貴妃會跟他勢不兩立的嗎?
可包拯若不是這般膽大,又如何能有青天之名?
所以,花郎雖然知道這件事情有些麻煩,可還是沒有為包拯而過於擔心,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