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一肚子酒,這會兒還有些暈乎乎的犯困,就在你這兒睡吧。” “這……”我微有些遲疑,輕聲道:“若是被別的將軍看見,也太不好意思了。” “嗨,管他,咱們老夫老妻的,哪還有誰背後說閒話,”劉邦“噗”的一聲吹滅了油燈,道:“項將軍那裡洞房花燭呢,難道我劉季在老婆這裡睡一晚都不行?” ----------------------- 回來了。 這兩天在外面學習吃得太好,唉,長肉是肯定的了。:)
一二四章 霸王
次日清晨,劉邦一早就起身梳洗,他在項羽旁邊又哪裡能睡得實沉,尋思著項羽新婚,這會兒肯定高臥未起,趁此時悄悄去會會張良也好。我與趙姬伺侯著他束冠更衣完畢,心裡忽然想起一事,便找個由頭將趙姬打發了出去準備早飯,低聲問道:“夫君,這次楚王親自派人送妹妹和虞姑娘來咸陽,那帶軍之人可曾說了什麼?” “嗯。”劉邦的手頓了頓,道:“倒也沒說什麼,那位將軍只含糊地說了句彭城之約,大王仍記在心裡,請沛公放心。”他微嘆了一聲,道:“其實我也知道楚王的意思,彭城之約就是當初所定的先入關中為王之約,只是如今……” “如今項羽勢大,夫君一切還要順著他才是。”我垂眉替他整了整衣角,淡淡地道。 劉邦皺眉道:“是啊,只是項將軍不比以前了,他的心思我有點摸不透,所以想著去看看張先生,問問他的意思。” 我知道自己已經不宜再多問下去,便道:“張先生如今與項將軍手下的謀士住在一處,夫君這麼貿然去,只怕有所不便,不若讓蕭尚悄悄去知會一聲,與張先生約個僻靜的地方相見。蕭尚功夫了得,來去如風,大約不致於驚動其他人。” “也好,你讓蕭尚去辦吧。”劉邦點頭道,“剛好我趁這會兒吃點東西。” 正說著,趙姬已經端著早餐進來,劉邦自去用餐,我則出二門之外找到了審食其和蕭尚,讓蕭尚悄悄去尋張良。不多時,蕭尚便轉了回來,稟道已和張先生約好了僻靜之處,劉邦大喜,丟下碗箸,匆匆便向外走去。我忙對蕭尚道:“你也跟著一起去,沛公與張先生說話,你留意周圍的動靜,千萬別讓人撞見他們。”蕭尚喏了一聲,跟在劉邦身後也走了出去。 男人們走後,我和趙姬才坐下來安安靜靜地吃早飯。我有些食不知味,想著楚王那話的意思,熊心是說他還記著先入關中為王之約,就算項羽恃強不認,他也會力挺劉邦。這句話大約是熊心私下裡讓那將士帶給劉邦的,聽起來還有幾分孩子氣,若是陳平,必然不會說這些,而只會明面上虛與委蛇,暗地裡加緊準備。 只是如今項羽的強大是遠在彭城的陳平一時還不能完全感受到的。他所見過的項羽還只是那個高傲的貴族青年,並不是現在這個冷酷霸氣強勢的諸侯上將軍,即使有陳平相助,熊心所擁有的力量也不足以改變這歷史的必然,最多,也只是能保得熊心的一條小命罷了。 當年我將陳平引薦至熊心身邊,便曾明言希望他能幫熊心逃脫那一場殺身之禍,到咸陽後又數次送密信至陳平處,暗示他如今的情勢,並提點他當日我所說的話,以陳平的智慧,想必應早做準備了,我雖不知道他除了召募五萬衛卒之外還有何行動,卻希望他至少能讓熊心免於一死。即使不再做大王,隱名埋姓做一個平頭百姓也好。 我始終還記得熊心在趕赴盱臺那一路上的沉默,這孩子,原本就沒有太多的野心,迴歸鄉野才是他心之所願。像一株自由的小草在山野中搖曳,雖不醒目,卻有著自己的快樂和滿足。 --------------------------------- 蕭尚沒過多久便轉了回來,我有些詫異,卻聽得他回稟道:“回夫人,沛公和張先生沒說得幾句話,聽得升帳鼓響,便匆匆往主殿去了,小人不便跟隨。” 升帳鼓響?我怔了一下,回想到適才似乎是聽到了鼓聲,只是當時一徑在想著關於熊心的事,竟沒注意。升帳鼓響,該是項羽聚將了,他昨夜方才新婚今天這麼早就起身聚將議事?我搖搖頭,覺得這個項羽與我心目中那個多情的戰神相距太遠,想當年劉邦與我成親之時還賴著房裡幾乎三天都沒出房門呢,而這個項羽居然一大早就丟下了溫香軟帳起身議起國家大事了。 心裡暗算盤算著歷史上鴻門宴後究竟還發生了什麼事情。關於項羽成親之事,正史未載,可能是我橫插一手促成的,再然後,便該是大封諸侯了吧。 以前我一直非常奇怪項羽為何不自立為帝而是大封諸侯,直到身在這個時代,也漸漸有些體悟。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其實與他幼年所承受的教育關係很大,項家世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