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頁)
九一章 入關
劉邦的目光在我的臉上又轉了一圈,然後點了點頭,道:“果然不錯。” “只是這人選問題卻是麻煩。”張良微皺起眉道:“明裡一路倒好辦,可這暗中的一路,不僅要不惹人注目,機變靈活,處事不亂,敢於決斷,並且還要有能力把咸陽攪亂……”說到這裡,他不禁停了下來,苦笑了一下。 一時都沉默了下來。過了半晌,張良才又道:“這明路的,我倒想到一個人,呂公子手底下的蕭尚,他是蕭何將軍的族人,為人謹慎,武功也不錯,至不濟也能自保,再配上一個謀辯之士,想必可行。但是這暗裡……” “夫君,”我俯了俯身道:“既是妾身提出,可否便由妾身前往一試? 劉邦和張良的目光充滿驚詫地又看向了我,劉邦沉聲道:“夫人,你畢竟是一介女子,隨軍出征已是諸多不便,怎能……” “夫君。”我打斷了劉邦的話,道:“這軍營之中除妾身,只怕沒有更加合適的人了。” “身為女子,混入關中想必不會太引人注意,呂家在咸陽經營多家生意,二哥也久居於此,可對妾身進行掩飾,至於張先生所說的其餘條件,妾身雖未必能做得很好,卻也可盡力一試。” 自我嫁給劉邦以後,雖不算溫柔解語,卻也基本算是安守本份,做人行事相當低調,從未如此強勢的提出過在一般人眼中相當出格的要求,我看見劉邦的眼睛忽然睜得很大,有些震驚地看著我,而張良則一臉的若有所思。 “妾身也只想為夫君盡一份心力而已。”我垂下眼簾,輕聲道。 我想剛剛那一瞬間,劉邦看到了我眼中的慾望。是的,提出這個建議,其實是因為我想去咸陽。想去那闊別十多年的偉大都城,想去再看看灞橋柳,蘭池水,想看看還沒有成為亡國之君的子嬰。我只是一個女人,在這個時代註定只能站在男人背後的女人,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我也無力去改變,但我也實在無法坐視那些註定的悲劇命運在我眼前一次次的發生。 或許可以嘗試一下,或許可以改變,或許至少可以給一些人帶來一丁點幸福。 當晚,劉邦回到了營帳,他坐在案几之後,看著我來來回回的忙著疊被鋪床,一臉的疑惑之色,直到我忙定下來,才慢慢道:“你……真的想去咸陽?”頓了頓,又道:“雉兒,我不想你去,那地方就是個龍潭虎穴。” 我微笑了一下,道:“夫君不必太擔心,妾身第一次去咸陽之時,只有十二歲……” “我知道你當年去咸陽的事,”劉邦打斷我的話,道:“你爹當年都和我說過了。但今時不同往日了,你如今是反賊的老婆,不是當年那個啥也不是的小丫頭。一旦身份洩露,只怕立時便有性命之憂,我就算想救你也不能插翅膀飛過去。” “夫君,”我沉默了一下,然後走到劉邦的身邊,跪坐下來,輕輕握住了他的手,“夫君,你難道還不明白我為什麼一定要隨軍遠行嗎?我不想只當一個武安侯的夫人,我想做一個能與夫君並肩共戰沙場的人,與夫君同喜共憂,同生共死。” 劉邦凝視著我的眼睛,目光漸漸柔和了下來,道:“雉兒,我不放心。” “我會保護自己。”我溫溫地一笑:“一定會的。” -------------------------------------- 最終前往咸陽的共有五人,其中蕭尚和軍中一名謀士隨趙高派來的那兩人同行,而我和審食其及他手下一個名叫莫小三的少年一起入關。武關是大秦關中的南大門,交通要衝,雖然面臨戰事,但仍每日開放半個時辰讓來往的商旅透過。我們這三人組合裡有一個女子,一個少年,審食其也不顯得多麼強壯,看上去讓人覺不出多少危脅,倒輕輕鬆鬆的混過了武關的邊防。 當年入咸陽,走的是函谷關,那時我才十二歲。 如今再入咸陽,走的是武關,我也已經嫁人生子。 坐在馬車之中,捲起了竹簾,看著兩旁的風景,一時感慨萬千。 莫小三是審食其從呂家家奴中挑出的孩子,才十六歲,人很聰明,三年前就跟在審食其身邊,學文做事,如今也能頂得上用場了。考慮到兩個青年男子過關未免惹人疑竇,便挑了他隨行。這一路他跑前跑後,倒也勤快。 我當年在咸陽留下了五間食肆,兩間當鋪和一間鏢局。二哥釋之跑到咸陽之後,就一直賴著沒回沛縣,他開拓不足,守成有餘,這許多年過去,也不過多增添了一間酒樓、兩家商行而已。近半年來,審食其為了整合情報網,將咸陽的產業又重新進行了盤整,這些鋪子明裡經營,暗地裡都成了情報系統的一個節點。當然這些事,連二哥都不知道,只有鋪裡子的掌櫃以及幾個心腹清楚。 我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