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我話風一轉,“如今我家漢王執政蜀中,自然就有新規矩。今後不管是哪家作坊有了好的技術,只要到戶曹申請,經百工部認可之後,就可以獨享這門技術,其他作坊若是想學想用,就得向這家交錢,這筆錢今後就叫專利錢。若是不交錢就偷學偷用,自有官府對其加以懲戒。當然這專利錢也有年限,每申請一次可保持五十年,可以允許申請三次。也就是說,最多一百五十年後,這種技術就是人人都可以用的了。” 範目猛地睜大眼睛,以他的智慧顯然立刻就明白了我的意思,技術就是錢,只要有技術,就可以坐在家裡收錢,難怪官府會把關中的冶鐵技術拿出來賣錢呢。他搖了搖頭,忍不住道:“若是夫人也入世行商,只怕就沒有小人等的活路了。” “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微然一笑道:“今後範先生就會知道,這世道中須得有幾個對手存在,自己才能活得更強壯。” 範目微怔了一下,不過他似乎沒有體會到這話中的深意,只微微俯了俯身,道:“小人受教了。”說罷,苦笑了一下道:“小人此來原想說服夫人將冶金技術賣與范家,不料卻被夫人說服了。夫人所說之專利錢,小人實是首次聽聞,不過依此推想,有此專利錢存在一日,我蜀中冶金技術必將遠勝中原,今後只怕不是將關中鐵器運入巴蜀,而是要將巴蜀鐵器運入關中了。” “也不僅止冶鐵一項,百工百業,都可行此專利錢之策。”我隨手將案几上的一張紙拿了起來:“比如這造紙之術,用料隨意,成本便宜但效果卻與最好的絹帛相差無幾,範先生想這市井中的讀書人是會選擇昂貴的絹帛還是這種便宜的紙張,又或者是那種又重又厚還寫不了多少字的竹簡呢?” “如果效果當真相近,自然是選擇紙張了。”範目坐在我下首,對我手中的紙張看得不那麼清楚,但也能看到大概的模樣。 “這紙張是我手下一個工匠研製出來的,我知道這東西好,可自己又不想做這個,那就可以把造紙的方法以專利錢的方式賣給別的作坊,或是二八、或是三七、或是四六,總之談個大家皆大歡喜的價錢,彼此都得了實惠。”我笑著看了看範目道:“範先生,那冶金技術是官家的,我不好作主,但這造紙技術卻是我自己的,不知範先生有沒有興趣呢?” “呃……這……”範目想是沒料到我突然將話題轉到造紙技術的出讓上面,愣了一下,然後謹慎地回道:“夫人能否將這紙張與小人細看一下。”這才是做生意人的本色,就算和權貴打交道,也得先惦量一下貨物的價值,估算一下得失。我微笑了一下,示意伺立於一邊的瓊瑩將紙張遞給範目。 範目恭恭敬敬地起身雙手接過,就著帳外透入的光線,細細的審視著這張紙,用手指小心地摩挲著,最近還用舌尖小心地舔了一下,觀察那點溼跡在紙面潤開的速度。他這般高大黝黑的漢子卻做出這種極其小心謹慎的舉動,讓人看著確實有些怪異,不過,這卻也證明了這個範目首先是個好商人。 “敢問夫人,這種紙張的製造成本約有幾何?”範目結束了對紙張的鑑定,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我只能告訴你,這紙張是用一些樹皮、破麻、爛絮製造的,這些東西值多少錢,範先生自然心中有數。” “那麼這些紙張在市面上的售價大約為多少?”範目顯然對我的第一個答案相當滿意,緊接著問出了他更關心的一個問題。 “這種紙張還沒有賣出過,所以也沒有定過價,不過我覺得價格不宜過高,最好能讓普通的讀書人都買得起,雖然賺得少了些,但只要每個讀書的人都用紙張,每本書都用紙張記錄而非是竹簡,那麼這筆生意也會大得難以想像,可能未必便輸於冶金呢。”我微笑道。 我並沒有說假話,鐵器,尤其是鐵製器兵器屬於戰略物資一類,官府對其生產和流通必然會控制得十分嚴格,就算有強大的生產能力,也未必會允許你生產那麼多的兵器,更不會允許私家作坊與敵對勢力進行交易,但造紙則不同,紙張屬於民用物資,完全可以輸送到中原各地買賣,雖然單價低,但市場更大、更自由,再加上獨家壟斷,最後形成的利潤很可能遠遠超過鐵器的生產。 範目沉吟了一下,又問道:“不知這種紙張的專利錢要多少?” 我含笑道:“說起來,這也該是蜀中的第一份專利錢,若是做好了,也算是給蜀中各家作坊起個表率。只要范家能拿出每張紙的兩成利潤,這造紙技術就是范家的了。” 範目眼神一亮,道:“夫人此話可是當真?” 我淡笑了一下,“我將這造紙之術拿出來,只是覺得這等佳術當造福百姓,不應沉睡於家中,莫非範先生認為漢王妃會與民爭利嗎?” 範目怔了一下,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