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文學獎得主約翰·厄普代克描述對蘇童作品的印象),庫文軒失去了個體意識——這一切也可以歸咎於特定環境中或許人不可抗拒,或許是群體放棄捍衛個體意識與獨立精神,帶來的惡果。於是,庫文軒成為了守候在河與岸兩個世界,最為不幸的人。庫文軒守候在河與岸兩個世界,而庫文軒本人則是蘇童給兩個世界劃出的一條界線。沒有“庫文軒意識”的存在,這兩個世界便難以構成。
WWW。HQDOOR。COM§虹§橋 蟲 工 木 橋 書§吧§
第4節:河與岸:蘇童劃分兩重天(2)
不可承受之輕使得庫文軒不得不背上沉甸甸的紀念碑,方可自沉於河底。作為個體的他至死捍衛自己以及其時集體虛擬的,對立的兩重天。庫文軒曾在河裡獲得過生機——母親遇難後裝著他的籮筐隨潮水漂走,他因此與神話掛鉤——鯉魚在河中託著他,庫文軒便是在這種帶迷信色彩的精神環境中長大的。這樣看來,或許庫文軒一代和“庫文軒意識”的悲壯謝幕,正是中國社會祛魅的兆徵。
李某認為,該小說用第一部分《兒子》的第一句(也是僅有的一句)“一切都與我的父親有關”,給《河岸》定調的同時便已經給世界劃出了疆界,此外,還暗示了自己小說的表達方向——以個體意識為標準來劃分兩重天。庫文軒是烈士鄧少香的兒子;庫東亮是庫文軒的兒子,兩代“兒子”是兩代人。庫文軒喪失了個體意識,而庫東亮並沒有喪失個體意識,他們生活在一起,共同親歷了磨難。故事的敘述者庫東亮一句“一切都與我的父親有關”將“我”划進故事的同時,也將“我”劃到了旁觀者的席位。
作品以人倫關係作為故事發生的起點,以人的個體意識作為新標準,以通透的“沒有什麼可抱怨”(見蘇童小說第二段)作為敘事的情感基墊。《河岸》傳達的重點將不再是反思,不再是批判,是具備大胸懷之後用個體意識、個體的擔當來看待歷史,正視我們曾經存在的生活,用健康的心態構建我們民族誌學中遺缺的一頁。
《河岸》告訴我,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本民族,自己所在的時代負責。再次默唸小說的第一句“一切都與我的父親有關”,發現小說的敘述者“我”(庫東亮)和歷史保持了親切的距離,五味雜陳,但毫無怨尤。是的,“沒有什麼可抱怨”,因為,那“一切都與我的父親有關”。
我隱隱作痛,意識到《河岸》容納的是我們民族,曾經生活在虛妄和迷狂狀態下的許多人——他們的一段歷史或他們的整個世界。
最後我想說,《河岸》是一部可以一句一句讀的作品。每一句話都飽含能量,不準確的比方是把它們稱為居里夫人提煉的鈾,或許《河岸》將以原子彈的形式在大腦中爆炸。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5節:《河岸》:混亂如迷的歷史和現實(1)
《河岸》:混亂如迷的歷史和現實
宋 強
面對歷史和現實,我們往往面臨表達的困惑,不得不借助隱喻企圖更深切地加以觸控。蘇童選擇的是“河岸”。“河上”與“岸上”針鋒相對地存在著,“河上”的“一小撮人”是非正常的、落後的、有歷史汙點的,“岸上”的廣大人群是正常的、優越的、沒有“汙點”的;“河上”的人整年漂泊,習慣了被隔離、被排斥,像麻風病人一樣被排擠,偶爾雙足踏上久違的土地甚至會“暈岸”,踏入“岸上”人的地盤還必須接受監督,連岸上的乞丐都可以盛氣凌人地對他們指手畫腳。“河岸”是兩者的分割處、交界處,也是愛恨情仇集中發作的絕佳場地,於是,歷史的謎團、現實的蕪雜在“河岸”紛紛上演。
“我父親曾經是鄧少香烈士的兒子”,當父親是烈士兒子時,他是書記,“我”是書記的兒子,而當歷史被重新描述父親不再“擔任”烈士兒子時,書記成了發誓永不上岸的“河上”人、魚人,“我”則成了“空屁”,“比空更虛無,比屁更臭”。這顯然是對那段非正常年代的隱喻,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時代背景一直延續到80年代,“河上”人的被離棄狀態其實一直存在著,甚至到現在,它仍然壁壘森嚴地矗立在人們內心,“河上”與“河岸”的對立是時代的頑疾。
造成這種離棄狀態的原因是混亂如迷的歷史與現實被無序地操縱。“歷史是個迷”,這是書中不斷強調的判斷,一切人的寵辱悲歡得意失意都與鄧少香烈士的歷史有關。蘇童用看似隨意的幾句話點出了歷史本身的混亂,“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奇,鄧少香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