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名角、名拳(第1/1 頁)
何定賢來到九龍區達利街,葉氏詠春拳館,坐在堂內的一張椅子上,拱手笑道:“葉師傅,好久不見。” “何警官。” 葉問穿著黑色長衫,坐在對面,心底有些發怵。 照理來講,何sir混到現在,已經與武術界不會有什麼關聯。雖然,葉氏詠春館近幾年有所擴張,但也有交保護費啊 “飲茶。” “飲茶先。” 這時一位穿著練功服,長相帥氣的半大小夥,將兩杯茶端到桌面擺好,規規矩矩的鞠躬喊道:“師傅。” 何定賢端起茶盞,淺飲了一口,當即辨認出小夥是未來的電影巨星“李曉龍”。 氣質不俗,中英混血的李曉龍,在一眾拳館徒弟中,氣質尤為出眾。葉問見到何sir目光轉到弟子身上,也不禁莞爾一笑,介紹道:“何警官,這位是我去年剛收的關門弟子李曉龍。” “父親是粵劇醜生李海泉,母親是何東家族的人。” “小時候他在美國出生,三個月大就參演電影,現在已經有好幾部作品。” 何定賢在葉問誇誇其談的狀態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炫耀,一個六十出頭的老骨頭,為什麼還要收一個關門弟子? 葉問該享受的可都享受過了,現在有拳館傍身,徒弟孝敬,晚年生活也有保證。 收一個小弟子還是想要光耀門楣啊! 事實上,葉問做到了!區區一個小門小戶的詠春拳,便是因為有一個好弟子,搞得天下皆知,讓南拳聲名鵲起,成為熒幕上的第一拳!洪拳、六合拳、查拳等北方拳種,好似都成為反派標準,無形之中就弱了南拳一頭。 最直接的體現,便是未來開詠春拳館的人多,韭菜好割,開北方拳館的少,因為沒人認識啊。 “這麼會拍電影嗎?” 何定賢笑笑,遞出一張名片:“小夥子,正好我名下有一間電影公司,將來想在港島拍電影,記得找我啊。” 李曉龍性格有些寡悶,看了師傅,方接下名片,躬身道:“多謝先生。” “何先生可是港島有名的大老闆,想要獲得何生的青眼可不容易,阿龍,你在港島拍電影有人撐了。”葉問倍感開心的揮揮手,李曉龍便回去練功。 “戲曲世家出生的子弟,又來學武,野心很大啊。”何定賢真不搞懂,小孩子是喜歡影視藝術呢,還是喜歡武術呢?但李曉龍的影視成就與武術成就是分不開的。 並且他踢碎了東亞病夫的牌子,讓國外更多普通人,知曉了華人的尚武精神。 其標誌性動作,也成為華人給世界的第一印象。 這種印象很刻板,可是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一個刻板的強者印象,比一個刻板的弱者印象要強上很多。而其建立的截拳道也在北美風行一時,可以算是武術界的一代宗師。 他見了李曉龍也很喜歡,可惜,現在李曉龍還在讀小學,對李生最大的尊重,就是不摸腦袋! 葉問卻嘆道:“唱戲的難啊這小孩長大也不容易。” “何生,你今天來找我是有事嗎?” 何定賢笑著道:“一件小事情,但需要葉先生的幫助,我有意投資一筆錢給詠春拳館,幫助葉先生將拳館修繕一番,但需要葉先生答應一個條件。” 葉問挑起眉頭,心裡充滿警惕,卻大笑道:“哈哈哈,難得何先生看得上武館,如果何先生想要的話,我把整座武館送給你都沒問題。” 武館值錢的又不是物件,是人、是藝、是關係! “葉師傅誤會了。” 何定賢溫言解釋道:“我沒有想要收購武館賺錢的意思,詠春是葉師傅的武藝,光在港島一座城收徒未免太小氣。我想支援整個葉氏詠春,前往南洋開宗立派,以我在南洋的關係,一定可以保證詠春風風光光地開業。” “屆時,詠春可以在整個南洋收徒,南洋有多少華人?接近四百萬,比現在的港島還多一倍!到時候葉氏詠春館開遍港島、新加坡、吉隆坡、再開到東南亞、北美,這才真正的發揚光大!” “而且遠的不敢說,在南洋我可以介紹很多政商界的華人高管給葉先生認識,也可以安排詠春拳館的弟子就業,不管是到當地華僑的公司,還是義群的海外分社。” “總之,錢是賺不完的。” 葉問臉色越來越嚴肅,四周幾名弟子的表情卻越來越興奮,毫無疑問,他察覺到何定賢想用葉氏詠春做棋子,佈局南洋。但開出的條件卻十分誘人,並非是單純的利益,而是願意幫助詠春拳發展。 要知道,武館一來可以培訓弟子,為公司、社團提供打手,二來可以當作修身養性和利益紐帶。比如在社團之外,用師門作為牌子,讓社團兄弟拜同一個師門,定下輩份。 便會起到小型工會的作用,以武館來影響社團。 何定賢便是希望用詠春拳館作為一枚釘子,釘在南洋,防止海外分社做大以後,聽調不聽宣。同時,武館是一個非常好用來經營人脈的地方,特別是南洋華僑還普遍尚武。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