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 者:倪方六
宣告: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盜墓史記 第一部分
序:令人髮指的盜墓活動(1)
盜墓是醜惡的現象,姦屍令人髮指
歷史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挖掘出來的人類足跡,是過去時代古代文明和重大往事的真實記錄,是對人類每一個具體成果、每一個特別事件的還原寫真。中國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文明古國,忠於史實的中國史官有敏銳的眼光,有直筆修史的優良品德,有記言修書的好傳統。中國的史籍浩於煙海,僅僅26部正史就十分詳細地記述了中國數千年的文明成果和歷史瞬間,讓後人得以知道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的人類輝煌和發生在歷史關頭的重要人間往事。
中國古代有專門負責文字記錄的官員,人們稱為史。史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之中經常出現,其象形之體,表明是右手持物,意思是作為史官,必須忠實地記錄歷史。漢學者許慎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近代學者王國維認為,史在中國古代,是專門保管、研究和書寫的官員,就是所謂持冊、持書、寫書之人。王國維說:史字從又,持中,義為持書之人……史為掌書之官,自古為要官。
三代以降,直至清代,史官忠實地記錄了中國歷史,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資料,史書成為僅次於儒經的一類藏書,成為中國曆代藏書之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曆代朝廷之中皇家收藏之經、史、子、集四大部類之中居於重要地位的藏書。被歷代皇帝奉為正史的紀傳體史書,十分龐大,可謂汗牛充棟:《二十五史》之中,字數最少的史書是《陳書》,大約20萬字,字數居中的是《明史》,大約300餘萬字,字數最多的是《清史稿》,大約500萬字。正史一詞,最早見於梁目錄學家阮孝緒之《正史削繁》。正史之稱,有三史、四史、七史、十一史、十三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之說。
正史是史官對歷史的如實記錄,有些史官為了忠於自己的良知,為了歷史的真實,赴湯蹈火,遭受酷刑,也在所不惜。人類真實的、可信的歷史,就是這樣在一代又一代史官的記述之中變得鮮活起來。同樣,對歷史的任何一種形式的探究,以及任何一次對不可知領域的深入解幽和探秘活動,都是每一個文化學者對歷史的一次梳理過程,也是一次較為專業而系統的考古挖掘——正是透過這種記錄和挖掘,人類的文明得以記錄,文化得以傳承,真相得以還原。
人類對過去歷史的探究是堅定而持久不懈的,是深刻而廣泛的,汗牛充棟的史料就是證明。然而,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有一塊聖地一直沒有很好地開發,這塊聖地就是人類最後的歸宿之地:墳墓。是人類真的忽略了這塊土地?不是,是文化使然。中國有十分完備的墓葬制度和喪事禮儀,但在中國的文化之中,人死之後的靈魂是神聖的,也是具有某種神密的力量,對鬼神必須敬而遠之。從聖人孔子到偏遠鄉紳,從王公大臣到普通百姓,對鬼神和靈魂的崇拜是自然而然的,彷彿一生下來就根植在他們的血液之中。事實上,中國人對祖先的墳墓,對親人的屍骨,看得比任何神靈都重要,都神聖,絕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不敬和褻瀆。
可嘆的是,在人類漫長的攬幽探秘的歷史考據活動之中,出現了一種極其醜惡的現象,這就是盜墓。盜墓之所以醜惡,原因有三:一是驚擾死者,是對死者及其親人人格尊嚴的踐踏和侵犯;二是破壞古物,是對墳墓之中隨葬物的空前浩劫和無情掠奪;三是損毀遺存,是對不同時代文明遺存的肆意損壞和恣意摧毀。最為恐怖的是,在人類一次又一次醜惡的盜墓活動之中,竟然出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姦屍現象!
在中國官方認可的正史之中,有關盜墓的記載不絕於書,而關於姦屍的描述也層出不窮。最令人震驚的姦屍事件,莫過於西漢末年赤眉軍農民姦汙中國第一位女皇呂雉屍!這一驚心動魄的事件,記錄在《後漢書·劉盆子傳》中:赤眉軍是西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軍,他們貪圖財物,所到之處,大肆搶掠。京城洗劫一空之後,起義軍縱火焚燒宮室,揚長而去。他們浩浩蕩蕩地來到南郊,兵馬極盛,號稱百萬,聲震四野。劉盆子乘坐著帝王之車,駕著三匹駿馬,縱橫賓士,身後跟隨著數百精騎。他們從南山直奔城邑,在郊外與更始將軍嚴春展開激戰,屍橫遍野,最後,大敗嚴春。他們佔領安定、北地,來到陽城,突然,天降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