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4/4 頁)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朝”
南京,又稱金陵,當今大明朝開國太祖朱元璋曾經定都南京,改名應天府,直至當年燕王朱棣奪得地位,才在自己的地盤上建都北京。
金陵山、水、城、林相映成趣,山有:紫金山;有水:秦淮河。北、西面是長江,南面是秦淮河,東面是紫金山,易守難攻。景色壯麗秀美。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可見金陵美景勝境之一斑。
金陵歷來被帝王視為具備王者之氣的寶地,其東南的鐘山宛如臥波長龍,西邊的石頭山恰似下山猛虎,雄踞長江之濱。因此又有“石頭城”之稱,諸葛亮當年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鐘山龍蟠,石城虎踞”。這個稱譽一直流傳後世,是金陵作為帝王基業的最有力憑證。
金陵文化起源於秦淮河流域,同時也盛名於此。
前輩血淚譜寫後世繁華,今日美人譜寫流芳傳奇,這就是秦淮河的真實寫照。
秦淮春早,代替了當年的“六代豪華”,想當年孫仲謀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謝石、謝玄指揮若定,肥水一戰,八萬北府兵誓破八十萬前秦兵,威震天下,何等氣魄。烏衣巷已經成為了記憶中的榮耀,正所謂“六代豪華,春去也”,當年名都,惟見衰草寒煙。
沒有了英雄的氣概,卻多了幾分美女的嬌情“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都是生動寫照。
從之前的帝王霸業之氣,到現在美女胭脂粉氣,金陵都是冠絕天下。
公孫凌感嘆金陵英雄的變遷,楊景天卻在欣賞著金陵的無限美景。
楊景天甚至忍不住要唱,他要直抒胸臆的唱:
“鐘山龍蟠,石城虎踞明月彎彎,江水淘淘。
千古英豪,莫道寂寥。
江湖好,樂逍遙。
人會老,心不老。
忘不了,那——
美人如玉,嬌豔似火。
……“
歐陽華實在忍不住的讚歎道:“老四,你不去寫詩,實在是華夏文學史上的一大損失。”
楊景天不屑的道:“我不去闖蕩江湖,更是千古武林的一大損失!!”
上官遠道:“我說,武林有了你楊老四,美女都少了許多。”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