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路過、“無意”探看這話,道痴卻是不信的。 定還有些旁的緣故,自己這原主當時不過是剛滿週歲的嬰兒,還是天生呆傻,王老太爺專程去管了這一遭閒事,定不會是因這小嬰兒的緣故。 剩下的,多半是落在老和尚身上。只是老和尚避開這個不說,道痴便也知趣地不提。 算上今日出殯,道痴見過王青洪兩次。對於他是自己這個身體的生身父親,道痴不覺欣喜,反而覺得有些麻煩。 瞧著王青洪的模樣,典型計程車大夫。這樣的人,心裡最看重父父子子這些。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兒女完全從屬與父母。不管是前程,還是婚姻,父母都有權力全權做主。 道痴又不是真小孩,自然不願意將自己的命運交到旁人手中。 如今下山的事情已成定居,自己到底當如何行使,還是先去十二房看看再說。總要知己知彼,才好想法子應對。 想到這裡,道痴就淡定下來…… * 山門外,王青洪停下腳步,臉色有些古怪,看著旁邊的青年:“西山寺,現下只有兩人?除了老和尚,就是四郎,再無旁人?” 那青年點頭道:“沒錯,祖父就是這樣說的……對了,早年還有一人來著,就是今日出殯的王老爹……”說到這裡,也察覺不對,不由瞠目結舌。 王青洪只覺得嘴裡發苦:“道痴小師父,就是四郎……” 道痴的快誦《地藏經》,不僅征服了王家窯的鄉民,連王青洪這個探花老爺,聽了兩次,也心生佩服。 這青年今天第一次聽,都忍不住讚了幾句。 佛經本就晦澀,“誦經”指的本是誦唸經文,道痴的誦經,卻是背誦。 背誦經文,放在法力高深的大和尚身上不算稀奇,擱在這半大孩子身上,怎麼也當稱得上一聲“聰慧”。 這樣的資質,怎麼會是“天生痴傻”? * 感謝首個盟主Fning。感謝任怨大叔、月半窗、開心珞巴、ddber1975的打賞,感謝混血王子、viela1982、流氓お小改幾位書友的評價票。。感謝其他諸君的收藏與推薦票。 真心感激感謝感動。 更新最快的武動乾坤。81zw。
………【第七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 (一)(求收藏)】………
山澗溪水旁,石巖上。 道痴躺成了大字,望著一碧如洗的晴空,不知在想什麼。虎頭坐在一旁,一會兒看看道痴,一會兒又順著道痴的視線,望望天空。 看了兩回,他就打了個哈欠,耷拉下眼皮,眨眼功夫便傳來陣陣鼾聲。 道痴轉過頭看,看著虎頭,想起方才聽到的所謂身世,不由失笑。 這叫什麼?大傻碰到二傻?自己原本還在心裡可憐虎頭,一個小孩子,被親人忽視輕慢,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冷暴力。只有虎頭這比胳膊還粗的神經,才會不以為意;換做其他孩子,早心裡扭曲了。 沒想到自己這邊情形,比虎頭還不堪。虎頭再不濟,親爹親孃,家人也沒扔掉他,好吃好喝地養大,不過是少了關愛;自身本主這邊,襁褓中就被丟在莊子上,但凡那家人有半點關愛,也不會做這樣的決定。 名為“拋棄”,對於一個襁褓中的嬰兒來說,更像是謀殺。在他們心裡,怕是根本就沒想過讓那孩子繼續活著,只是又不願揹負惡名,才任由其自生自滅。 想到這些,道痴如何能對那所謂的家人產生好感?他摸了摸自己的光頭,有些無奈。他早就曉得,自己終要下山的。 老和尚雖給他起了法號,也教授他佛理,可在儒學上的教導更多。道痴儘管喜歡自在生活,也並不反感老和尚的安排。 皇權社會,士農工商,等級深嚴,即便想要做個田舍翁,也要有功名傍身才能安身。 道痴長吁了口氣,自言自語道:“且看著吧……” 說話間,他不由蹙眉,回頭望向山腳。 他隨老和尚學過吐納換氣法門,耳目較常人靈敏,已經聽到一人走路的聲音。 須臾,從山腳小路下來一個青衣男子。因離的尚遠,看不清面容,只是身形有些眼熟。 從山上下來?道痴慢慢從石巖上起身,凝目望向來人。 待來人近前,道痴已經認出,來人不是旁人,正是上午去王家窯送殯的王家宗房嫡長孫王珍。 看著道痴面色淡定的望著自己,王珍清的腳步遲緩下來,在兩丈外站定,咳了一聲,揚聲道:“道痴,大師父吩咐我來喚你回寺。” 道痴尚未應聲,虎頭揉揉眼睛醒了。 看到王珍,他不由瞪大牛眼,怒視王珍道:“闖,打……” 在王家窯村事,虎頭像個溫順的羊羔;到了山上,卻是牢牢記得大師父與小師父的吩咐,有人敢隨意上山,無須客氣,使勁教訓。 只這一眼,王珍只覺得身上寒毛聳立。今天上午出殯人多,他又被奉為上賓,並沒有留意到虎頭。他只是覺得,這孩子瞪眼時面相太惡,不像善類。 道痴搖搖頭,安撫虎頭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