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1/4 頁)
,沒有人能擅自調動那麼多大軍去合圍天鳳城,軍中的派系在這麼龐大的戰爭面前都不敢輕易的相信別人,誰掌握了幾十萬大軍就等於掌握了秦州!所以,最終雙方開始比耐心,比動員,比後勤了。
天風歷二二二三年是在戰火紛飛中過去的,二二二四年也是在戰火中到來的。
天風大陸上的習慣,冬季不適合作戰,也少有在冬季開始進行的戰爭。可是在二二二三年,這個習慣被徹底的打破了。
素倫、胡朗、聖華三國聯軍在帝都艾多斯亞特城下沒有看到預想中的慌亂,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合圍,就遭到了皇家騎兵的迎頭痛擊,損折了前鋒五萬人馬。之後,聯軍圍城,可是帝都城內兵力,城衛軍、城防軍、禁衛軍以及皇家騎兵總兵力超過了十五萬,不但守城綽綽有餘,而且在利用城池和各種防禦武器給予三國聯軍巨大的殺傷之後,皇家騎兵在圍城五日之後,再次從城中殺出,將兇狠的狼族和同樣精通攻城的聖華軍狠狠的教訓了一通。是役,皇家騎兵三萬人只有三千回城,五萬狼人和五千虎人以及七萬聖華步兵喪命於皇家騎兵的刀劍和鐵蹄之下。
第二天,龍卡亞的7萬援軍到達帝都西北四十里,三國聯軍轉入防禦。以穩守為主的龍卡亞也沒有發動進攻,等待著晉州的援軍。帝都周圍陷入了難得的安靜。
第四天,三國聯軍增兵十五萬到了帝都城下,再次點燃戰火,開始攻城。之前總是處於野戰交鋒的素倫和胡朗人,在前一段見識了人類五花八門的城池防禦武器之後,不得不承認自己軍事裝備的落後和攻城手段的匱乏,轉而尋求聖華的幫助,將中都城下的聖華軍調到了帝都城下,同時從聖華運來了各樣攻城武器,開始新一輪的攻擊。
爬爬書庫vip首發(。3320。net)
原創風雲網(。ycfy。cn)面向廣大讀者和作者招募下列人員,更新人員(聯絡qq81947148),文學部評論團記者團(聯絡本人孤月qq39383410留言即可;或qq50070747)以上人員也可到網站論壇相關帖子下跟帖聯絡。
印月東南戰區的南線攻擊部隊面對著嚴陣以待的宋家軍,只是稍微停留了兩天,跟上來的步兵就和宋兵開始了親密無間的接觸和熱切的問候。由於南方的天氣相對暖和一些,冬天對於軍事行動的影響並不太大,印月30萬大軍面對兩面受敵的宋家軍,緩慢但毫不停歇的向前推進。相對於南線,北線的印月軍卻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秦州寒冷的冬季溫度達到了零下十幾度,士兵們空手根本不敢握住冷冰冰的武器過長時間,否則手就會被粘凍在武器上;很多士兵都被凍傷了手腳,非戰鬥減員就達到了一成左右。城中的守軍有組織起來的百姓臨時織的手套和棉襪子禦寒,相對於印月來說幾乎沒什麼大損失;而且他們利用寒冷的氣溫,在城牆外側和城外潑灑了大量的水,然後被迅速的凍成了冰面,使得攻城方不但難以登城作戰,甚至於接近城牆都要一小步一小步的緩慢前進以避免滑到——一旦滑到將引發可怕的連鎖反應,一大片計程車兵都會被衝撞滑倒在地,成為城上弓箭毫無遮攔的靶子;然而慢速接近的結果就是靠近的延長了時間,同樣增加了傷亡。在嘗試了幾次之後,天遠城外的印月攻城軍總指揮馬斯特甚至有放棄的念頭,他認為這簡直和戰術無關,寒冷的鬼天氣幫了敵人的大忙,比百萬大軍都管用。直到國內也運來了防寒裝具,他才稍稍平息了一些心中的不滿。可惜的是,他並沒有任何進展,另外兩城的攻擊行動也沒有任何進展。城中的守軍兵力遠遠超過了戰前預計,北線作戰計劃中的跳躍計劃實際上根本行不通:原計劃是強攻秦印關,然後在秦州反應之前,以10—15萬兵力圍困牽制三角地區的三城,大軍直接越過三角地區攻擊其後的天鳳城,然後兵臨安西城下。現在看來卻必須拿下天遠城才有可能繼續前進了。
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三角地區——位於秦印關後方的天遠城是最靠近印月的城池,攔在通往安西的大道上,而青遠城則位於天遠城東北60裡處,寧遠城位於天遠城東南偏北70裡處,靠近青江,秦州的清江水利工程就是從這裡開始,而秦川水利工程則是從青遠城開始,輻射到其北部、東部整個秦川。三城周圍地區習慣上稱三角地區,三城中的天遠城周圍的鄉村遠不如其他兩城,是葉家第一次稱皇是方才建立的。很多人都懷疑是葉家專門針對印月修建的天遠城。自從出現了天遠城之後,印月的進攻就很少有突破過天遠城,更別提越過三角地區進攻秦州的心臟了。三城形成了一個奇特的防禦陣型,原來可以置青遠、寧遠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