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日意格在天津會面很不投機,當即表示不接受這個使命。出國的日期日益臨近,李鴻章想出了一個折中方案,由日意格率學生赴法,李鳳苞率學生赴英。日意格堅決反對這一方案。經過三年交往,日意格對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資質高下十分清楚,忽然把學生分出一半,日意格一方面為失去信任而委屈,一方面為學生前途憂心忡忡。他表示,儘管李鳳苞不願與其合作,但他並不在意,從學生前途考慮,希望還是不分開為好。他的誠心得到李鴻章的認可,令李鳳苞與日意格共同負責將海軍留學生送往歐洲。
海軍留學生與赴美幼童一樣,均為公費留學。不同的是,海軍留學生規模要小得多,赴美幼童在四年內送出了一百二十名學生,海軍留學生總共才三十人;赴美學生經費達一百二十萬兩,海軍留學生只有二十萬兩。赴美幼童目的在於培養一般性科技人才,因此學習時間較長,最長達十五年;海軍留學生是為培養造船與駕駛船隻的專業人才,學習時間只有三年。赴美幼童年齡大多在十二到十五歲之間;海軍留學生年齡大多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許多人都有家口之累,為使其在國外安心學習,政府還給家屬一筆生活費。三十名留學生並未一同赴英,第一批留學生有十二人,其中包括林永升、嚴復等。
海軍留學生註定要經歷坎坷,到英國後仍諸事不順。按照英國皇家海軍學校的規定,外國留學生比例不得超過20%,這樣十二名中國學生不能一次性全部進入學校。經駐英公使郭嵩燾一再交涉,英國海軍部才勉強答應放寬標準。然英國皇家海軍學校又規定,學校課程分六個月和九個月兩種,無論哪一種都得在9月1日前提出申請,透過英文考試後才能於10月1日入學。海軍留學生於5月到達英國,離考試規定日期尚早,英語水平也相差甚遠,不得不首先學習語言。海軍留學生很快投入到如飢似渴的學習當中。他們參觀英國的造船工廠和海軍學校,親自登上艦艇實習設防、備戰、佈雷、放炮等技能。勤奮很快得到回報,留學生們都融入了英國海軍生活學習當中,除腦後海軍帽下拖了一條辮子外,幾乎看不出他們與英國海軍學員的分別。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派遣留學生(2)
海軍留學生們的最大夢想,是能進入世界聞名的英國格林尼治皇家海軍學院繼續深造。然因名額和英語水平的限制,第一批的十二人中僅有一半透過入學考試,於當年10月1日進校,次年6月以優異成績畢業。六人中嚴復英語學得最好,李鳳苞請求英國允許他繼續留校深造,以便日後回國擔任教師。其餘五人都被派到英國艦隊實習,並於實習期滿後回國。在中方監督李鳳苞的報告中,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和嚴復四人最為出色。
海軍留學生回國後,南、北洋海軍爭相留用。嚴復接任福州船政學堂總教習一職,後成為中國第一代的翻譯家。嚴復在翻譯方面的成就還與李鴻章有關。首批赴英海軍留學生中,嚴復一直被公認為最優秀的學員。其他學生學習期滿後,李鳳苞特意將嚴復留在英國皇家海軍學校繼續深造。嚴復果然不負重望,成績優秀,尤其顯示出在外語方面的天才。李鳳苞回國後特意向李鴻章保薦嚴復,認為此人可擔大任。李鴻章對這個留學回國的年輕人很感興趣,決定親自召見。一天下午,李鴻章辦完公事,斜臥於榻,“吧嗒、吧嗒”地抽著水煙。嚴復進來向李鴻章問安後,很拘束地站立一旁。李鴻章一口一口地吸著煙,半晌才睜眼問道:“你從英國都學到哪些本事?”不等嚴復回答,又問:“哪一項最為精通?”嚴復忙答:“英語學得最精通。”李鴻章問:“什麼詞都可以翻譯麼?”嚴復謙虛地說:“一般的詞彙都能翻譯。”李鴻章把手一伸,舉著手中的水菸袋問:“這個你給我翻譯一下。”嚴復在英國鑽研了各種翻譯技巧,掌握了大量詞彙,可水菸袋這個詞還真沒見過,一時語塞。李鴻章正襟危坐,道:“連水菸袋都不能譯,你還要好好學習。”嚴復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胸中的傲氣一掃而光,暗暗憋一口氣,定要將翻譯學好。
李鴻章決心把派遣海軍留學生之事堅持下去。經費上不再光讓福州船政局出錢,北洋海軍自願承擔一部分。第二、第三批留學生先後赴英,共計三十餘人。然當第四批留學生整裝待發時,中英之間發生琅威理辭職風波,英國政府將怨氣發洩到留學生身上,拒絕接收中國海軍留學生。派遣海軍留學生之事就此中斷。
北洋海軍覆亡(1)
北洋海軍成軍後,東起鴨綠江,南到膠州灣,以大沽、旅順、威海為防禦重點,初步形成了海上防禦體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