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的紅四軍三打龍巖的戰鬥,歷時近一個月,這是繼長嶺寨戰鬥後又一次輝煌的勝利。紅四軍將士鬥志昂揚,喜笑顏開。
正是:閩贛路千里,春花笑吐紅。
鐵軍真是鐵,一鼓下汀龍。
從此,以龍巖、上杭、永定、連城、長汀五縣為中心的閩西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
羅瑞卿親自參加了配合攻打龍巖的戰鬥,耳聞目睹了毛澤東、朱德巧妙利用軍閥矛盾,及時捕捉戰機,出敵不意,靈活用兵的戰略戰術。他對毛澤東和朱德的敬佩之情與日俱增。
6 月22日,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龍巖城召開。羅瑞卿參加了這次會議。
當時,紅四軍黨記憶體在著一些非無產階級思想,如自由主義、宗派主義、極端民主化、軍閥殘餘等。自井岡山朱、毛紅軍會師以來,隨著紅軍的擴大和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對紅軍和根據地建設的問題,在紅四軍黨內以及主要領導者之間即有一些不同意見,並且在行動上已有所表現。但紅四軍連續行軍作戰,軍情緊迫,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及時解決。
對於機構重疊,辦事扯皮的現象,早在5 月底6 月初的幾次前委會議上,就進行過爭論。毛澤東對此很生氣,認為:“前委不好放手工作,但責任又要擔負,陷於不生不死的狀態。”並表示:“我不能擔負這種不生不死的責任,請求馬上調換書記,讓我離開前委。”投票表決時,臨時軍委被撤銷。
軍委書記劉安恭心裡不服,散佈了一些不好的言論,影響了紅四軍領導的團結。
羅瑞卿曾聽說過一些,但沒想到矛盾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
這次代表會本來是想解決這些問題的,但會上發生了爭論。簡直不是在開會,而且像吵架。毛澤東“必須反對不要根據地建設的流寇思想和必須堅持黨的集權制領導原則”的正確意見被否決。由於主要問題未能分清是非,大家的思想未能統一起來。大會改選了紅四軍前委,毛澤東沒能當選前委書記。最後。毛澤東決定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到閩西休養並指導地方工作。
散會後,羅瑞卿回到駐地長時間不語,坐在那裡發呆。他親眼看到一個月以來毛澤東領導紅四軍打了幾場漂亮仗,閩西一帶土地革命搞得轟轟烈烈。為什麼一些同志不同意毛委員的正確意見呢?!甚至還提出“留毛還是留朱”的問題,並進行爭論。他越想越覺得不可理解。
“七大”後,毛澤東離開前委到閩西蛟蛘休養並指導特委工作。根據前委指示,羅瑞卿與其他領導率第四縱隊在永定、上杭一帶開展群眾工作,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
7 月初。閩西境內已無大股軍閥部隊,蔣介石的大規模“會剿”還未開始。前委看到正是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的好機會,決定分兵各地開展工作。
根據部署,羅瑞卿所在的四縱隊到上杭白砂、舊縣等地;一縱隊由永定坎市、上杭諗田、合溪等地沿汀江東岸直上,經藍溪一直到官莊、才溪;二縱隊經龍巖雁石、溪口、梅村和大池、小池、古田進入連城;三縱隊到龍巖城關一帶。
在地方黨組織的配合下,紅四軍分兵各地進一步掃清了閩西境內的軍閥和反動地主武裝。龍巖、永定、上杭三縣紅色政權更加鞏固。
蔣介石對紅軍在閩西的節節勝利非常仇恨和恐慌,指示閩粵贛三省國民黨軍閥抓緊對閩西根據地進行“會剿”。一時間,“會剿”聲浪甚囂塵上。
贛敵金漢鼎第十二師進佔瑞金、汀州,前鋒李文彬部已到達河內;閩敵張貞暫編第一師由南靖合溪向龍巖推進:粵軍陳維遠旅和張世德旅在粵贛邊境的大埔、鬆口、梅縣集結。
7 月29日,面對敵人鼓譟而來的“三省會剿”,紅四軍前委在蛟蛘由朱德、陳毅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同時通知毛澤東前來參加,研究如何對付敵人的“會剿”。會上,毛澤東認為:敵人內部矛盾重重,各自為政,所謂“會剿”,實際是“會”而不“剿”,“剿”而不“會”。對敵人的“會剿”,我軍不能硬拼,應該靈活機動,敵人打過來,我們縮小目標,轉移敵人視線;敵人一走,我們再打過去。會議沒完全採納毛澤東的建議,決定部隊出擊閩中。會後,陳毅離開紅四軍,前往上海彙報情況。
8 月初,羅瑞卿所在四縱隊奉命留守閩西,一、二、三縱隊出擊閩中,由於汀江水漲,一縱隊沒能過江,與四縱隊一起留下來。
閩中山高林密,行軍困難,又沒有群眾鬥爭的基礎,紅軍難以立足。朱德率二、三縱隊返回閩西、在上杭白洲與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