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豐功偉績。”
偉大的孫中山先生永垂不朽!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章 再赴金陵 飛往北平(下)
第二節
以人為鑑可知得失,以史為鑑可知興衰。
時光似流水,歲月如穿梭。當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距今將近百年。
撫今追惜,長歌當哭,不盡思緒,浮想聯翩……
假若不是竊國大盜袁世凱竊取了權力,賣國投靠帝國主義,復辟帝制,倒行逆施,也不會造成連年戰亂,至使民不聊生,生靈塗炭,苦難深重的舊中國再次雪上加霜。而袁賊也不至於陷入身敗名裂、眾叛親離的絕境。於1916年6月6日,憂懼而死,最終成為一個世人唾罵的歷史罪人。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隨後本應實施平均地權,使千百年來苦難的億萬民眾耕者有其田,有衣穿,有飯吃。國家有了民主,方可實現民權,乃至全國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因此,民族主義的兌現之時,才是“三民主義”全面實現之日。
然而事與願違。當時,在北洋軍閥竊國大盜袁世凱等人的扼殺下,辛亥革命遭到了失敗。
孫中山先生自青少年時期開始,為拯救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抗封建獨裁統治,不畏艱險,嘔心瀝血,革命奔波四十餘年。最後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他的逝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巨大損失,是億萬民眾的遺憾!蒼天為之落淚,大地為之悲慟,黃河為之哭泣,長江為之衰鳴。
如果中山先生的享年能再增多二十年,即活到1945年,那麼中國的局勢又將會是個什麼樣子呢?想必後來國家會趨向統一,社會走向進步。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可能不會破裂,以後兩黨也不至於反目為仇,惡化為刀兵相見。很可能兩黨關係親密如初,同心協力,共為振興中華作貢獻。
假若是這樣,試想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中國的綜合國力,禦敵能力是否會好一些?當時,日本帝國主義也許不敢冒然挑起“九。一八”事變,從而佔領我國東三省。後來也不會出現日軍侵犯中原,暴發“七。七”蘆溝橋事變,把中華民族拖進了長達八年的腥風血雨,戰火紛飛的災難當中。以後也可能不會發生第三次國內戰爭,導致了國民黨退守臺灣,以海峽與大陸對峙半個多世紀——更不至於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會出現臺灣當局不承認自己是華夏的炎黃子孫,搞什麼所謂“公投”,上演“###”的鬧劇。
歷史像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宛如滾滾萬里的長江水,奔騰到海不復回。
然而,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存在假設。
歷史是過去,是既成的事實。它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更不容許後人對它篡改和編造。
因此,我的設想可能是有點“杞人憂天”,“白日夢囈”。
第三節
1947年3月26日,上午8時許,我們由秦淮河畔的南京機場登機起飛。
飛機升空幾分鐘後,紫金山已變作一片墨綠林海,玄武湖竟然變為一汪白水,奔騰的長江變成了一根閃閃發光的銀色絲帶……飛機(軍用運輸機)漸漸拔高升空,由南向北飛行。大約十幾分鍾後,機上兩位身著戎裝,頭戴美式船型帽,長的挺精神的空姐(女兵)走到機艙中間,向大家簡單地講解了一些空中旅行的安全知識,並讓大家在自己的座位上繫好安全帶。其中一位空姐走到我的面前,幫我把安全帶繫好。
過了一會兒,一位空姐手端盤子送來了一杯杯咖啡。另一位空姐在她的身後,手提一個軍用帆布袋,向大家分發每人一包軍用餅乾。
吃完餅乾,喝了咖啡。我把臉貼在身邊一個直徑約30公分,圓形的機窗上,好奇地瞪大眼睛向下觀望。我看到下面的山脈、河流、樹木和村莊……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飛機繼續向北平穩地飛行。突然間拔高了飛行高度,飛機在氣流中顛簸擺動,人們開始感到不適,有些頭暈、腸胃蠕動。我對母親說我要嘔吐,她馬上招呼空姐拿來了一個厚厚的牛皮紙袋子。我已經無法控制自己,張口大吐,將剛才喝的咖啡和吃的餅乾全倒了出來。空姐送來了一杯開水,喝了水後稍微感到舒服一點。這是在我童年時期,第一次乘坐飛機時給我留下的深刻感受。
當天中午十二點多鐘,飛機到達北平機場順利降落,我們終於來到了北平。
。 想看書來
第六章 京城春夢 曇花一現(上)
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