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不然這招可用不了。
“目標——前方帳幕。射!”數百支箭如雨般落入齊國營內,不少帳幕燒了起來。
“下一批准備!”前排弓箭手退後一步,後一排上前。
“點火——射!”又一輪的箭雨,數十個帳幕燒了起來。營內人立馬手忙腳亂地救火,驚惶失措地大叫著“突襲啊,突襲!”“糧草燒起來了……快通知楚將軍。”
不禁掩嘴一笑。她可不會亂燒人,那可是會折壽的,燒糧草才是正道。
樂完,立刻抬手,命眾人分兩路撤退。
林一和吳二立馬愣住了。
“你不是來突襲的麼?就這樣逃跑?”林一一臉不可置信。
瞥見楚軍開始集結,皺起眉。“先跑路再說,你跟吳二分開兩面跑。有序地撤退,找個地方躲起來,讓士兵就地休息。晚點我會找人聯絡你們,到時再向你們解釋。”命暗部的兩人分別跟隨吳、林兩將軍,兩路軍迅速分道揚鑣。
聽劍報告說,楚軍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殺了出來。在附近探察了半天,發現明國計程車兵都撤退,躲起來了。蒙放還朝天大笑,道,“哈哈……明國的不過是些膽小鬼,沒開打就知道逃跑,不足為患!”說罷,撤回營地。
待楚軍修整好,士兵們再歇下,已是半夜了。
聽說兩路軍找了個隱蔽的地方,士兵們吃了乾糧,小睡了一個時辰。她便傳信集合。
兩軍一匯合,林一和吳二便氣沖沖地跑過來。
不等他們興師問罪,她搶在他們前頭開口。“敵強我弱,只有三條出路:投降,講和,撤退。三者相比,投降是徹底失敗,講和也是一半失敗,而撤退不能算失敗。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撤退,是為了能反敗為勝。”
沉默了一會。
“你說的有理,可是如此,江國人會認為明國的將領不過是縮頭烏龜,沒打就顧著跑!”吳二一臉氣憤。
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是兩位將軍的臉面要緊,還是士兵的性命要緊。為了這點面子,就要士兵的命去拼命麼。我們帶兵出城,不是讓他們去送死,而是不論輸贏,讓大家都能活著回去!”
兩人聽罷,低頭沉思。一會,吳二猛地抬頭。“你說得有理。我們聽你的。”林一在一旁點了點頭。
“很好,”展開扇子,我低笑道。“那麼,現在我們繼續去騷擾楚軍吧。”
就這樣,楚軍前進,她就令隊伍後撤,等楚軍剛剛安頓下來,她又下令出擊,等楚軍全力反擊時,我又讓吳、林兩人率隊伍跑得無影無蹤。就這樣,退退進進,打打停停,把楚軍搞得疲憊不堪。楚軍想打又打不著,想擺又擺不脫。
到深夜,楚軍人困馬乏,正準備回營休息。她再讓城內的人準備了許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運過來,偷偷地撒在陣地上。然後,又突然襲擊楚軍。楚軍無奈,只得盡力反擊。她們計程車兵與楚軍並不正面交鋒,又全部敗退。楚軍氣憤至極,乘勝追趕。
楚軍的戰馬折騰一整晚,東跑西追,又餓又渴,聞到地上有香噴噴味道,用嘴一探,知道是可以填飽肚子的糧食。戰馬一口口只顧搶著吃,任楚軍用鞭抽打,也不肯前進一步,楚軍調不動戰馬,在黑夜中,一時沒了主意,顯得十分混亂。
這時她再調集全部隊伍,兩路包抄過來,殺得楚軍人仰馬翻,橫屍遍野。
江國被譽為“騎在馬上的部族”,但是馬畢竟是畜生,對付馬比對付人容易多了。齊國贏在馬上,也輸在馬上。這次算是給了他們一個教訓。
楚凜率餘部不足萬人突圍而出,吳、林兩人慾生擒楚凜,她制止了他們。
“齊國大軍按兵不動,就是想趁明國與江國交戰時,從中得利。現在回嵐城要緊。”
果不其然,在途中便收到齊國大軍進攻嵐城的訊息。
“齊國派出十萬大軍,定是料到嵐城現在守軍出城,城內空虛。城內都是些傷兵,我們只有五萬人,如何解圍?”林一搓著雙手,焦躁不安。
沉思了一會,明無奈地說道。“只能賭一賭了。”命吳、林兩人遣士兵立刻到樹林子裡去,砍下樹枝,綁在騎兵的馬後,然後騎馬大軍後面飛跑打轉。兩人這次什麼都不問,立刻聽命執行。上百騎兵拖著樹枝,引得塵土飛揚,五萬大軍身後就像還跟有千軍萬馬。
我軍浩浩蕩蕩地回到嵐城一里之外,齊國大軍已停止了進攻,緩慢向後退,但仍嚴陣以待。遠遠望見齊國大軍前頭一人,騎著白馬,站於陣前,臉上帶著怪異的黑色面具,遮住上半邊臉,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