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2 頁)
到了“二傳手”,談到了“管理需要溝通的語言”,談到了“培訓對企業文化變革的影響”三個問題。二傳手是排球運動中的專用術語,運動競技場上,二傳手是場上組織進攻、實施戰術的組織者,位置相當重要,如不能準確把握“一傳”的進攻思路,進攻就很可能失敗。做企業也同樣如此,一傳是負責制訂計劃、規劃思路的領導者,他的副職、下屬都具有二傳手的職責;高一層的二傳,又成為下一層的一傳,如此迴圈,意味著不僅是老總的副職要當好二傳手,企業的每一層都需要技術過硬、傳球到位的二傳手。實施標杆管理計劃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也就在這裡——沒有好的二傳,計劃的執行效果將大打折扣。簡單地說,一個企業若想理順管理思路,關鍵的工作在於夯實基礎。基礎就是人才。有適宜水平的人才,才能去找到你的標杆,弄清楚這個標杆的水平,弄清楚現有狀態的差距,才能制訂出合理可行的計劃、方案,並自覺為目標的達成而奮鬥。我希望他投資,致力於二傳手的培養,而我,則會盡全力為新集做好系統的策劃。
會談快結束時,我篤定地向劉誼保證,五年後,你的企業將出類拔萃,成為行業的標杆。這次交談,加深了我們間的友誼,也為日後新集人才培養上的一系列舉措埋下了深深的伏筆,但事情並沒有就此決定。之後標杆管理辦公室又作了許多的論證。而之後在新集形成的“津歸派”,也出自於這段淵源。到目前為止,我們已合作了六年,持續對新集中高層管理者進行輪訓,相信,今後還將會繼續下去。
當然,關於新集的標杆管理合作機構不僅是我們,他們還與杭州某資訊諮詢公司以及其他培訓機構進行了合作。2003年,新集購進哈佛標杆管理影片教材巡迴播放,選購標杆管理書籍500餘本,舉辦各類培訓22場,培訓共達3000多人次。此後,在2004年創新變革年中,結合組織變革,標杆管理得到進一步提升,以流程改造和職能改造為重點,進一步推進了內部對標;在綜採和綜掘公司分別成立了高產高效標杆隊,重點做好流程分析和流程改進。與此同時,積極創造條件,聘請外部專家來公司講座,以提高外部對標的水平,找準趕超的目標。實際上,直到今天,新集的標杆管理並沒有結束。雖然標杆工程推動辦公室已經撤銷了,但,新集在技術、管理、安全、生產等各方面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就是不斷尋找新的標杆、趕超新的標杆的結果。也正是由於這種不懈的努力,新集自己也逐漸成為了煤炭行業的一個標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