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言和文字也有了不少變異。
周朝末年,王室已是強弩之末,諸侯悄然坐大。封建制度(封土建侯)行將崩潰,原先那一套維繫人心保持秩序的風俗制度迅速動搖崩壞。――這就是儒家眼中“禮崩樂壞,天下無道”之時。春秋與戰國一共歷經了500多年。到了戰國時代,士族與平民之間橫亙的階層界限逐漸消失,貴族從政掌學的特權也轉移到了平民。列國並存,雄霸相爭;思想自由,學無禁忌。處士橫議,流動頻繁,競相奔走於列國之間,兜售一己之論,撈取一官半職,企望權力俸祿名利雙收。
天命民本、禮樂兵刑,可以說是中國上古時代政治思想中的主旨。先秦諸子思想無論立說還是解釋或闡述,都在其中,無一脫俗。蕭公權先生1940年代初就曾斷言,“先秦政治思想已具體於春秋戰國之前,儒墨道法之學乃因襲而非創造”。孔子的政治思想以成王周公制度為藍本,“舉先王之政以為後生之教”,深入闡述一番之後自成一家之言,被其門徒以及歷代讀書人奉為至聖宗師。
滿肚子的學問有沒有用,最終還是要看能不能賣得出去,有沒有哪個帝王諸侯肯出價買下來。――所謂“學得權與術,貨於帝王家”是也。孔子秉持的大概就是這樣一個理念,這就為後世全天下的讀書人逢迎王權、待價而沽開了一個先例。公元前492年,60歲的孔子動身前往鄭國,想找個官來做做,與學生走散之後,孤零零地站在城東門外,時人稱之為“累累若喪家之狗”。孔子聽到弟子如實轉述此言,一臉苦笑,點頭稱是,說“然哉然哉”。根據猶太學者薩義德的定義,知識分子就是背井離鄉、疏離主流、邊緣化而且身份業餘的一個群體,懷抱治國理想而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儒家思想在戰國時代並不受人歡迎,甚至還是很遭排斥的,因為他的理念並不適合君主們稱霸的夢想。如此說來,孔子倒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善於自嘲的知識分子。
一、儒家:教化為上(2)
君子政治:道德治國
孔子以師儒立教,諸子之學繼之以起。――蕭公權
先秦學術有百家九流之稱,也有“百家爭鳴”之說,但政治思想恐怕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