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五裂。
十二、教會至上與文藝復興(3)
文藝復興
基督教千年之久的教會統治籠罩了一切。其統治地位、特權以及等級制度高高凌駕於世俗社會,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對異端分子的殘酷處置、對人們思想的禁錮所激起的反對聲浪也愈見高漲。
12、13世紀,以經商謀生的義大利人已經相當富裕,富有顯赫的家族急需教師給他們的後代傳授能言善辯的知識和技巧,私人創辦文化機構成了一股熱潮。14世紀,弗朗西斯·彼德拉克開創的人文主義被視為文藝復興運動發軔的標誌,他認為作家應該掌握一點雄辯術和古典文學,如此就從故紙堆裡翻出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傳統,以人文主義思想對教會神學逐一辯駁。
人文主義者從理性、個人自由和追求個人幸福三方面反對教會神學的神性、封建等級桎梏以及教會的禁慾主義,而且將理性、個人自由、個人幸福作為人類永恆的本性。――文藝復興運動由此而來。實際上,人文主義者的政治態度是見風使舵的,至少是遊移不定的,他們為世人提供了各種自以為是的智慧,認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和正義,政府的職能是保證國家的安全與和平。而且他們還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制,君主統治更容易確保安全。
大約在1350年至1550年兩百年之間的文藝復興,在政治思想史上的意義只是為政治思想家提供了一個角度,那就是極力擺脫教會神學的禁錮,使政治思想第一次具有世俗的眼光。因此,國家不過是人的需要的產物,政權的得失也只是強者的實力較量的結果,而法律是理性與權利的表現。――文藝復興時代的政治思想家剝取了教會披在國家身上的神聖外套,他們覺得古希臘人把國家視作美德的目標也是滑稽可笑的。當然,權力取代了神意和道德,成為國家與法律的基礎。
這一時期的思想家雖然抬出希臘、羅馬的古典傳統來祭拜,但還沒有迂腐到失去清醒意識的地步,他們不過是借屍還魂,借他人的酒來澆自己心中的塊壘而已。總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慣於閒情逸致,散文、詩歌、繪畫、雕塑、建築都小有成就,而政治思想顯然還只是人文藝術的副產品。
文藝復興從此由義大利半島向歐洲各地蔓延。人文主義說到底也就是人本主義。富有自由精神的個人主義思想風雲際會,星火燎原之後逐步席捲了歐洲。與此同時,1368年,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正在為自己剛剛打下的專制王朝絞盡腦汁,還在思考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事實上,從那個時候起,中國的儒學內部已經開始躁動,晚明時期的東南沿海地區也湧現了一波追求個人自由與內心解放的浪潮,而且幾乎與文藝復興之後的法國啟蒙運動同步。只不過歷史的機遇總是稍縱即逝的,一旦錯過便無從追悔。
――歷史似乎是愚弄人的玩笑。就像文藝復興運動經歷了兩百多年的輝煌歲月之後突然衰落一樣。義大利因為富庶而興起,也因為富庶而招來嫉妒,成了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垂涎三尺的獵物。1494年,查理八世率領一支三萬人的軍隊翻過了阿爾卑斯山脈,佛羅倫薩的主導者美第奇家族棄城而逃,法國人稍作停留,與卑躬屈膝的政府簽了一紙和約之後便去攻打那不勒斯了。此後戰爭不斷,烽火連年,義大利從繁榮走向衰落,文藝復興運動也因此無疾而終。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三、西方:沒有掛在嘴上的民生傳統(1)
自從孟子“民貴君輕”之說問世以後,民生就成了一種掛在嘴上的傳統,總是會不期然地出現在中國曆朝歷代偶爾還算賢明的治國者身上,或者見之於文人學士暢談治國方略之類連篇累牘的策論中;“英明神武”的君主不過是將民貴論視為經國濟世的謀略而已,而官僚士大夫呈獻策論也只是為了獲得俸祿或晉身之階罷了。不過,翻檢西方歷史時倒很少聽見如此累世而來的民生傳統。――如果要將這樣的傳統上下窮追數千年,竟然讓人有說不盡的感慨。
民生之所以是民生,首先就是民眾的身份。西方奴隸制度的歷史恐怕要遠比中國的長得多。譬如羅馬帝國長達千年的歷史,就始終伴隨著奴隸們的血汗,還有暴動。直到中世紀還能見到奴隸效命主人的記載,儘管大規模的奴隸制度在封土建國的名義下悄然消失;不過最底層最潦倒的騎士似乎也有幾個家奴,唐吉珂德就帶著他的家奴橫刀躍馬,鋤強扶弱,挑戰了風車。――雖然可以被人反駁說,這不過是小說家之言,但未必就不可相信。
除了身份,當然還有更關鍵的,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