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在了,但是姑姑姑父待我如自家女兒,才過逝,理應守孝。”
他面無變化,只微微頷,“如此,我等你。等你三年。”
………【別離】………
此後,我便和杜蘭相伴。,盡在有了她,秋秋不再吃牛奶,奶水讓秋秋很快白胖了起來,不到八個月,便咿咿呀呀,要開口說話,扶著還能走幾步。
杜蘭性情溫順,閒暇便坐下來一邊繡工一邊與我說話。
許久不見杜蘭回家看孩子,我有些奇怪。
杜蘭見我問及,黯然,低頭便抹眼淚,“我那苦命的孩子出生才不到一歲便去了。”
杜蘭說起她的家世。
父母從關外到懷荒,關外民族通婚盛行,母親是高昌族人,父親是大梁國漢人。我這才看出杜蘭的鼻樑高挺,眼窩微有些凹陷。
杜蘭父親是小生意人,杜蘭小時候移居到懷荒。懷荒有六鎮,每一鎮皆方圓數十里,是塞北最大的邊塞要鎮。
杜蘭便是在最中心的鎮長大,離我現在住的玄川不過幾十里地。
杜蘭十三歲便已嫁人,丈夫家裡殷實,卻不想染上賭癮,幾年家裡就敗個精光,走投無路便將懷有幾個月身孕的杜蘭賣與別人作丫頭使喚。杜蘭的父母早已染病撒手歸西。幸虧遇上樑晉之,把她救了出來。她感激不盡。每次梁晉之來,都會替他打理。
杜蘭年長我一歲,我便叫杜蘭姐姐。
此後,小院裡咿咿呀呀學語聲,杜蘭極愛聽我彈琴,倒是一片和諧。
一日,杜蘭去市集上為秋秋買布料做夏天的衣服,回來一臉驚慌,“小姐,不好了,最近市集傳言紛紛,說要打仗了。”
我一驚,“這太平盛世,打什麼仗?”
杜蘭趕緊關上大門,急急跑來,“剛才我在市集買布,好多店鋪都關門了。說最近老有蠻荒騎兵擾市。鎮上雖沒說要打仗,看那架勢錯不了。傳言中原大軍已向北開來。這可怎麼辦?”杜蘭急得團團轉。
我也腦中一片空白,這好好的,怎麼打仗?向來烽煙一起,百姓流離失所。
“小姐,這些日子在家,不出門根本不知道訊息,鎮上好多人家都舉家搬走了。”
我只覺手腳冰涼,看看杜蘭,再看看秋秋,不禁苦笑,“你我皆婦孺,能跑到哪兒去?”
杜蘭眼睛一亮,“梁公子,他或許會幫我們。”
提起他,才想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