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由於事情涉及了本省的一位主要領導,這件事到底該如何處置,還是應該先聽聽省委主要領導的想法才對。公安廳畢竟是在省委省府的直接領導下工作的。如果省委覺得這情況應該同時報告給中紀委,他們一定會明確指示他這麼辦的。到那時候再呈送,也不算晚。而那樣做,對於他和公安廳這一級組織來說,會顯得更穩妥、更牢靠。於是,他把那分原準備直報中紀委的影印件,鎖進了自己辦公室那個灰綠色的保險箱裡。
一個星期後,省委方書記打來一個電話,對袁崇生說:“那天你送過來的那份材料,我看了。”然後只問了一句:“那位老刑警的死因搞清楚了嗎?家屬那邊沒遺留什麼問題吧?”就再沒說啥了。
方書記是從中央“空降”來的幹部,到省裡工作時間並不長,做事講話比較謹慎,比較注意方式方法,特別講究團結本地同志,但從不在原則問題上跟你做交易,是非曲直,更是絲毫不會含糊。這樣一位書記,當然不會掂不出勞東林那份“密文”的分量,對此更不會掉以輕心。但他居然像當年康熙、乾隆爺似的,只在大臣們的奏摺上淡淡地批了“知道了”這樣三個字,便再沒別的什麼態度了,這又是啥意思呢?
十 卡拉OK包房裡的啟示(10)
難道,此時無聲勝有聲?
十一 領事館路西口九號院(1)
破解了密碼,壓在心頭上的那塊大石頭一下卸脫,始終處在高度緊張狀態下的邵長水隨後便病了一場。好在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病。病毒性感冒。高燒數日不退,卻也把他折騰得夠嗆。所幸的是,這一病,反倒讓他從心理上生理上都撈到了一次難得的“休整機會”,既暫時擺脫了“定崗定職”的煩惱,也安然自得地睡了幾個囫圇覺,過了一段難得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只顧老婆閨女熱炕頭”的悠然日子。那天終於退燒,慧芬買了只野生甲魚,又往裡撕進幾根太子參,擱了一把枸杞淮山藥,燉了一小鍋濃湯,讓他喝下,美美地出了身汗,原本頭重腳輕,關節酸澀的身體果然活泛了許多;先是在警校院子裡溜達了一會兒,溫暖的陽光和碧綠生青的楊樹,加上輕薄的白雲和高遠的藍天,讓他彷彿又回到林區時代的童年,因病而變得脆弱的心靈由此卻被深深打動,誘發他信步走出校門,而後搭上一輛並沒有多少乘客的公交車,顛達著向市中心馳去。同樣因為病後的心緒,今天的市中心在邵長水看來覺得分外親切和恬靜。公交車在市中心一座俄式大教堂門前停下,他也跟著下了車。平時對宗教建築從不感興趣的他,今天面對那碩大的教堂穹頂和充滿著無限意味的十字架,卻也生髮出一種莫名的感慨和戰慄。教堂右側對馬路,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其規模之大,每日成交金額之高,進出這兒流動人口數之多,不僅為本省之首,也為鄰近幾個省所少見,還帶動了一系列的服務性行業,比如餐飲、洗浴、美容、歌廳等,免不了車水馬龍,脂粉飄香……一應俱全。當然也是各種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的高發區,是附近幾個派出所的工作重點所在。教堂左側,則是解放前蘇、日領事館所在地,也是當時各省商務會館、同鄉會會館的彙集地。巷深牆高,林陰匝地,似有不食人間煙火之意味。但據說,這兒一度還是青樓、酒肆、戲院林立的地方,也曾狠食過一陣“人間煙火”。後來幾經人民政府整頓改造,大規模拆建搬遷,居民成分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兒才成了市中心鬧中取靜的一個最佳居住小區。有幾家小旅館、小診所和小雜品店夾雜其中,也無非是幽暗的單間門面上懸著一兩盞並不明亮的電燈(或一兩個簡潔的廣告燈箱)而已。邵長水忽然想起,聽女兒豆豆曾說起過,她的班主任老師好像就住在這附近,便邁開仍多少有點虛軟的腳步,慢慢向巷子深處遊移而去。是真想去找那位班主任老師說些什麼嗎?那倒也不是。完全不想去找那位老師說些什麼?也不是。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此時此刻,他也說不清自己到底想幹什麼,也許根本就不想幹什麼,就想隨心所欲地走一走……是的,在這讓人心煩意亂的世界上能隨心所欲地走一走,真好……他一邊享受著這“真好”的感覺,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四下隨意張望著。走到一家小旅社門前,忽然停下了腳步。“金用旅社”?這名字好熟啊。金用?金庸?似乎在哪兒見過?他再一次四下張望,見旅社對面斑駁的磚牆上嵌釘進一塊搪瓷製作的路名牌,藍底白字,醒目地印著“領事館路西口”幾個魏碑體字。
十一 領事館路西口九號院(2)
“金用旅社?領事館路西口?”他心一動,腦子頓時陣陣烘熱起來。隨即“領事館路西口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