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中都護錄尚書事的諸葛瞻,諸葛瞻形容偉岸,聰慧睿達,頗有乃父之風。
劉恂面色一緩,畢竟在朝庭重臣面前,他也不好意思太過放肆。
諸葛瞻是何等的聰明睿智。只打量了一下現場的形勢,便已經將事情猜了個七八分,他目光很平和地看向劉胤,道:“這是如何一回事?”
劉胤沉著地躬身道:“回稟諸葛大人,卑職奉命把守景陽宮,六王殿下並未攜帶腰牌令符,按例不得入宮,卑職不敢徇私枉法,故而請殿下取來令牌再入宮。”
諸葛瞻輕輕地頷首點頭,掏出一塊腰牌。道:“既然六王殿下不曾攜帶腰牌,按例是入不得宮的。你恪守軍規,並無過錯。只是殿下蒙陛下召見,若是耽擱了,亦是不妥。這樣吧,殿下就帶著本官的腰牌先行入宮,後續之事,由本官來處理吧,殿下看這樣可好?”諸葛瞻回頭看向劉恂。
諸葛瞻率先肯定了劉胤的行為,恪盡職守,值得表彰,但同時也給了劉恂一個臺階下,將一件原本爭鋒相對的事情處理地滴水不漏。
劉恂自然不好再說些什麼,抓過腰牌,向諸葛瞻道了一聲謝,也不再理會劉胤,徑直入宮去了。
諸葛瞻拈鬚微微一笑,道:“你了個小小的羽林郎,卻不畏權貴,秉公執法,難得難得。”
劉胤拱手道:“諸葛大人謬讚了,卑職也只是盡些份內之事。”
諸葛瞻含笑道:“你叫什麼名字?”
“在下劉胤。”
明顯地看到諸葛瞻眼神之中掠過一抹異色,不過很快就消逝不見了,他只是輕輕地點點了頭,沒有再多的表示,很快就離開了。
劉胤倒是一頭霧水,從諸葛瞻的神情之中,分明看到他是知曉劉胤這個人的,但之後又裝作漠然的表情,真讓人好生奇怪。
自己從來沒有和諸葛瞻有過什麼交集,更未有過什麼衝突,他緣何會如此?
諸葛瞻可是帶著一代賢相諸葛亮的光環入朝的,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時候,諸葛瞻只有八歲,聰慧過人,諸葛亮都擔心他早成,恐怕難為重器。十七歲的時候,劉禪將公主許配給他,任職騎都尉,此後一路仕途平坦,歷任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侍中、累官遷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景耀四年,諸葛瞻遷任衛將軍兼行中都護、錄尚書事。
錄尚書事是一種加官,本身沒有品秩,自西漢以來,尚書檯權力漸重,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而尚書令身為尚書檯的首長,卻只有千石的俸秩,故而以公卿權重者為錄尚書事。曹操諸葛亮顧雍都是以丞相兼錄尚書事總攬朝政的。
現在蜀漢朝庭之中,擁有錄尚書事頭銜的,只有大將軍姜維、輔國大將軍董厥和諸葛瞻三人,也就是說蜀國的朝政是由這三個人共同把持的。諸葛瞻作為後起之秀,能在蜀漢朝中佔據如此重要的一席,也是相當了不起的。
劉胤只是不知道這位位高權重的諸葛瞻倒底有什麼想法會是此番表情,畢竟自己現在的地位和他差了可不是一級兩級。
趙虎拍了拍胸口,剛才的一幕,幾乎嚇得他魂都飛了,一個小小的侍衛,居然敢頂撞新興王,換到平時,那是他們做夢都不曾看到的一幕。方才趙虎還隱隱擔心,生怕發怒的新興王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舉動來,人家高高在上,弄死幾個侍衛跟掐死幾隻螞蟻沒有多大的區別。
“劉郎官,你也太牛了,居然敢擋新興王的駕,換作我們,氣都不敢吭上一聲,得罪了新興王,可是絕沒有好果子吃的。”趙虎驚魂未甫,不過他對劉胤倒是佩服地五體投地。
劉胤只是淡然一笑道:“我們只是按規矩來守門,沒什麼得罪不得罪的,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他也未必能怎麼樣。”
趙虎搖搖頭,道:“劉郎官,你敢如此做,可打死我們也是不敢。”
方勇方才聽得明白,問道:“方才聽新興王稱呼你做堂兄,難道你真是他的堂兄?”
劉胤還沒有來得及回答,身後一人已是爽朗地大笑道:“那自然是真的,如假包換!”
劉胤回過頭,笑著道:“五哥,你也來了。”
來的人正是劉諶,趙虎方勇如何不識得北地王,(未完待續。。)
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
鍾會的手中,畢竟有著十多萬的大軍,投鞭可斷流,就算是用人來填,也足以填平這寬只有一里多左右的涪水。鍾會下令再建浮橋,全部的舟橋部隊立刻投入到了建橋之中,此次魏軍就不光是建一座浮橋,而是同時興建了四座浮橋。
東吳的蒙衝艦隊,又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