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第2/4 頁)
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胡人入侵中原之後,對漢人百姓進行了瘋狂地屠戮,與漢人結下的是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如果蜀軍打著抗擊胡虜,救民水火的旗號,必定可以得到中原百姓的擁護和支援,這就是劉胤主張東進的首要基礎。
其次是晉國的軍隊。儘管蜀晉雙方世代仇怨,但胡人叛亂,天下形勢已經上升到了民族危亡的地步,劉胤沒有理由認為晉國的將領是不識大體的,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那怕只是權宜的朋友,也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現在晉國的都督河北諸軍事的是羊祜,而羊祜的為人劉胤是比較清楚的,識大體,顧大局,如果蜀軍東進,必定可以和羊祜有一個很好的合作基礎。
退一步來講,就算無法與晉軍聯手,最起碼也可以暫時地避免與晉軍交鋒,不管是羊祜還是別的晉軍將領,他們肯定也不願意將有限的兵力放在與蜀軍的交鋒上面,讓在四周虎視眈眈的胡人漁翁得利。
最後,就是東進有著廣闊的疆域,胡人叛亂雖然勢頭很猛,但他們控制的區域其實很有限,在許多的地方,尤其是山區,胡人的勢力還根本沒有來得及滲透進去,蜀軍此次東進,就是要充分發揮蜀軍善於山地作戰的長處,在胡人控制區域的薄弱地帶,將自己的力量率先地發展出去。
當然,困難也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在東進的初期,是蜀軍最為艱難的時刻,陌生的環境,四面的敵人,難以為繼的糧草,無法補充的兵源,甚至是沒日沒夜,無休無止的戰鬥,這一切的困難,都必須要去克服,必須要發揚視死如歸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困境中在逆境中勇於抗爭,克服一切的困難,才可能最終地走向勝利。(未完待續。)
第790章 兵分三路
傅僉和羅憲也是聰明人,當劉胤把所有的利害擺到桌面上的時候,他們也明白了劉胤的真正用意,所謂置之於死地而後生,劉胤的計劃雖然狂妄大膽到了極致,但卻是蜀軍目前一個不二選擇。
在晉中與匈奴決戰,這絕對是行不通的,不光是此舉正中劉淵的下懷,更重要的是,蜀軍現在根本就沒有決戰的本錢,那怕就是慘勝的結果,都是蜀軍所不可接受的。劉淵除了這二十萬的人馬之外,還有別的軍隊,而蜀軍將十三萬人拼光了,可就是真光了,就如同輸光了賭徒一樣,再也沒有了翻本的機會。
退兵河西,這更是讓所有蜀軍將士都不可能接受的一個結果,沒有人願意將自己辛苦勞作的成果白白地葬送掉,蜀軍為了東渡作戰,籌劃了很長的時間,費了許多的人力物力,更有許多的蜀軍將士血灑河東土地,凡此種種,又豈肯輕易棄之?
東進之策,看似一條不歸路,但細細地品來,未嘗不是蜀軍的一個新出路,數百萬的漢人百姓如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果蜀軍以解救天下蒼生為旗號,一定可以贏得漢人百姓的擁戴,有百萬民眾支援的基礎,蜀軍在中原大地上必將會開創出一個新局面來。
興復漢室自蜀漢建立之初就提出的口號,這個口號激勵著一代代的蜀漢人為了這個目標而奮進,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終生念念不忘的,就是興復漢室。
但現實的殘酷讓理想變成了夢想,興復漢室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事,傅僉和羅憲做為碩果僅存的夢想執行人,直到蜀漢政權行將傾覆,都還為之不惚地努力過。
而劉胤卻是將這個夢想一步步地變成現實的人,進取關中,坐擁雍涼,興復漢室已經不再是一個空話,而成為了可以摸得著看得見的目標。
此番蜀軍東渡,更是帶著強烈的興復漢室的意圖,每一個蜀軍將士肩上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都沒有象今天這樣強烈,如果無功而返或者是敗仗而歸,那對蜀軍的軍心士氣的打擊必然是極為沉重的。
繼續東進,無疑將會延續蜀軍的氣勢,在界休之戰,永安軍可以在敵人的重重圍困下,不屈不撓,視死如歸,打出了蜀軍的英雄氣概來。如果整個的蜀軍都可以發揚出永安的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精神來,那麼再大的困難,也沒有克服不了的,再險峻的山峰,他們也一樣可以征服。
最終,傅僉和羅憲都同意了劉胤的計劃,東進策略在蜀軍三巨頭的協商下,很快地確定了下來。
劉胤沒有召集更多的將領和謀士來參與決斷,因為匈奴人已經逼得很近了,時間上面已經不容許他再做更多的等待了,更何況這樣高風險的計劃,受到阻力一定相當地大,光是討論和爭吵就已經將戰機給延誤了,一旦匈奴人完成了合圍,別說是東進了,就連西撤恐怕都要成為奢望,蜀軍很可能會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