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欣並不是間諜出身,自然對潛在的危險缺乏應有警惕性,所以楊欣與司馬望的幾封書信往來,他並沒有當場銷燬,而是儲存在身上。
或許楊欣認為,以他金城太守的身份,斷不會有人來盤查於他,就算是有什麼風吹草動,他也有足夠的時間來銷燬這些書信,在未發現情況異常之前,楊欣還是捨不得將這些書信譭棄的,因為司馬望給他的許諾就在書信之上,將來功成之日,這些書信便算得上是憑證,可以讓他楊欣加官晉爵的憑證。
但現在事情敗露,這些書信便成為了他的催命符,楊欣臉色如死灰般難看,恨不得將這些書信撕碎吞掉,但阿堅彷彿如同識破他的企圖一般,鋒利的刀刃就死死地壓在他的頸間,稍有異動,楊欣就不能保證腦袋還會在自己的脖子上。
所以楊欣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阿堅將這些書信拿去,而無能為力,他重重地嘆了一聲,神情萎頓了下去,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看來這一次他完完全全地敗了。
這個結局也許是楊欣所不曾想到過的,他工於算計,最終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司馬望究竟有沒有機會重新佔據隴西,但他楊家父子乃至整個楊氏宗族的項上人頭,卻是再也保不住了。
手下的親兵搜出了書信,交給了阿堅,阿堅看了一眼,確定正是劉胤所需的東西,他冷笑一聲,將刀收了回來,對楊欣道:“楊太守,請吧。”(未完待續。)
第364章 筵宴
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楊欣也沒有再進行抵賴,很快地向劉胤坦白交待了一切,因為他清楚,事已至此,無力迴天。
要說楊欣沒有一點悔意,那也是假的,但走到這步田地,縱然是後悔,也沒有什麼意義。楊欣只是平靜地敘述完一切,他沒有討饒,沒有請求恕罪,只是平靜地望著劉胤,等待著屬於他的最後判決。
事情終於是水落石出,對於楊欣,劉胤也沒有特別的恨意,任何人都是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如果楊欣一開始就忠於曹魏拒絕投降死守金城的話,或許劉胤對他的印象還不會太差,而現在劉胤也只能將其歸入孟達之流的反覆小人。
對於這樣的小人,劉胤的處置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將楊氏父子交給羌人來處治,他們是殺死姚柯回三王妃的真正凶手,於情於理,怎麼做都是無可厚非的。
至於羌人如何處置他們,那就是羌人的事了,劉胤自然也無需再操心。
劉胤備下了一份厚禮,親自到羌人營中致歉,也算是負荊請罪,雖然暗殺三王妃的是楊欣父子,但他們終歸是劉胤的部下,從這一點上來講,劉胤也是難辭其咎。
“劉將軍太客氣了,楊欣叛逆無道,暗中勾結曹魏,與劉將軍並無干係,此次劉將軍執拿真兇,能為內人報此血仇,老朽甚為感激啊!”姚柯回對劉胤能交出真兇表示了一再的感謝,吩咐將楊欣父子押到三王妃的靈前,開膛破腹。挖心摘肝。以為祭奠。
羌人對朋友。對恩人可以是禮遇有加,對敵人,對仇人,卻十足地展現出他們兇殘暴虐的一面。一聽說要拿他們活祭,楊虎頓時嚇得面如土色,當行刑的劊子手扯開他的前襟之時,楊虎直接就嚇得尿了褲子。
楊欣倒是從容一些,事到如今。肯定是死路一條,至於這麼個死法,卻也不由得他來選擇了。
看到如此慘烈的一幕,劉胤也不禁是微微聳容,不過這條路是楊欣父子自己選擇的,落得如此下場,自然也怨不得旁人。
姚柯回及眾羌人卻是興高采烈,神采飛揚,血仇得報,也算是了他拉的一樁心願。
姚柯回當即下令宰殺牛羊置酒筵來款待劉胤等人。
酒筵就擺放在露天的草地之上。大碗的麥酒,整隻的牛羊。處處顯露著羌人的豪爽氣度,劉胤是客隨主便,入鄉隨俗。
劉胤先前就曾提到想與姚弋康義結金蘭,此番沒有阻礙,姚柯回自然是樂見其成,親自為兩人主持了結拜儀式,歃血而誓,劉胤比姚弋康要大上兩歲,自然是為兄長。
姚弋康端著酒碗敬道:“賢兄在上,小弟粗莽,先前多有得罪,這碗酒權且賠罪,還望賢兄大人有大量,不計前嫌。”
羌人性格豪爽,恩怨分明,這一點倒是讓劉胤相當地佩服。劉胤含笑道:“賢弟客氣了,此前種種,不過是些誤會,現在誤會已消,你我兄弟當一醉泯恩仇。幹!”劉胤舉碗重重地與姚弋康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幹!”姚弋康亦是舉碗豪飲而盡,兩人相顧而視,縱情開懷大笑。
整個酒筵的氣氛相當地融洽,大塊吃肉,大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