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1/4 頁)
濮陽興不禁是躊躇未決,萬彧提議立孫皓為帝,顯然是有私心的,濮陽興自然也不可能大公無私,他和孫皓關係疏遠,自然想立一個與自己關係密切一點的皇帝,可是濮陽興在腦海之中搜遍了與自己相熟的皇子,竟無一個合適的人選,最後他只能是輕輕地嘆了一口氣,道:“此事還需稟明太后,方可定奪。”
孫休死後,皇后朱氏被擁立為太后,眾臣議定之後,遂派出幾個代表,入奏朱太后。
朱太后一個婦道人家,如何懂得軍國大事,雖然眼看著兒子的皇帝寶座落空了,她心痛不已,但現在朝廷重臣們商量出來的結果,她也不敢悖逆,只得道:“哀家不過是一個寡婦人家,安知社稷之事?卿等可自行斟酌,一切當以社稷為重。”
於是濮陽興、張布、萬彧出,乃立烏程侯孫皓為帝。
對於烏程侯孫皓而言,幸福來得太過突然了。
孫皓今年二十三歲,正是風華正茂之時,如果按正常的情況,他這一輩子也只能是當一個快樂無憂的君侯,根本無緣染指帝王寶座。但叔父孫休英年早逝,他的幾個堂弟年幼不堪大任,吳國內憂外患,非長君不可立,這才把孫皓推到了風尖浪口。
都說時勢造英雄,孫皓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登上了九五之尊,但恐怕濮陽興和張布,甚至是力主孫皓登基的萬彧始料未及的,正是他們這個時候的一念之錯,將吳國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連他們自身,都死無葬身之地。
孫皓離開封地的時候,心情愉悅地無以加復,曾經西湖邊上的一個名叫景養的異人給孫皓看相,稱其將來必定會大富大貴,孫皓當時也就是聽聽而已,沒想到竟然真的是一語成畿,夢想成真。
當初孫皓的父親孫和被廢太子,一家都被牽連,孫和與正妃張氏都被賜死,只有母親何氏忍辱偷生,將孫皓兄弟幾個撫養長大。孫皓打小就過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他很清楚,只要自己一言不慎,就可能會遭來殺身之禍,他只能是謹小慎微,在卑微和屈辱下生存著,外表看起來孫皓溫敦儒雅,風度翩翩,但孫皓的內心深處,卻是極度扭曲的,多年壓抑在心底的仇恨和屈辱,已經讓他的人格早已分裂。或許連孫皓也沒有意識到,他的這種精神狀況,將為吳國帶來怎樣的一場噩夢。
此刻的孫皓顯然還沉浸在歡樂之中,並不知道手握生殺大權的那種快感,他沉醉在對皇位的憧憬,向著武昌城,向著他連做夢都不敢想的皇位寶座急馳而去。
等待孫皓的,等待吳國的,(未完待續。)
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
距離冀城以北的三十里外的地方,有一座塢堡,外牆皆以石砌而成,四周挖有深壕,遠觀巍然矗立,雄渾厚重。
雍涼一帶的邊民苦於羌胡之患,常築有塢堡以御夷患,這些塢堡皆以磚石所砌,堅固異常,小者如庭院,可供一兩戶人家避難,大者如村落,藏個數千人問題不大。
而大一點的塢堡大多數是由當地計程車家豪強所建,內儲糧草,豢養私兵部曲,而四周所住之民也多是士家附庸的佃戶,平時在塢堡周圍的田地上耕作,一旦有夷人來犯,便立刻進入塢堡避難,塢堡便是一個有效的避風港。
而隴右地區最大的塢堡,當然非馬家塢堡莫屬,儼然是一座小城規模。羌人作亂,垂涎堡內的糧食,幾次曾圍攻馬家塢堡,均是鎩羽而歸。
隴右的馬家是扶風馬家的一個支脈,大約六世之前移居隴右。說起扶風馬家,可謂是天下威名赫赫,扶風馬家起源於戰國時趙國的趙奢,趙奢稱被封為馬服君,其後人以馬為姓,是為馬姓由來。
漢武帝時,趙奢的後人馬通遷居扶風茂陵成歡裡,從此在扶風紮下根來,併成為關隴大姓之一,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扶風馬家人才輩出,其先祖之人,累官二千石,其中最赫赫有名的是伏波將軍馬援和其女明德皇后,自馬援之後,扶風馬家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儼然已成為關隴最大豪族之一。
在後漢三國時代,扶風馬家更是湧現出無數的文臣名將。有一代大儒鄭玄盧植的老師經學大師馬融、有雄居西涼的一方諸侯馬騰、有被稱之為天下第一奇巧之人的馬鈞。當然。最聲名顯赫的還是蜀漢驃騎將軍馬超。
劉胤特意地查過了家譜,現在馬家的當家人是馬景馬老太爺,是和馬超平輩的人物,按輩分來說,應該是劉胤的舅公了。當然劉胤也沒有什麼攀親戚的意思,這種八杆子也打不著的親戚,自然疏遠的很,更何況在利益的面前。就算是親兄弟也也是要掂量掂量的。
劉胤此番去馬家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