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第3/4 頁)
雲集在黃河南岸渡口上的諸多渡船虛位以待,漢軍各營將士在統一排程之下,有序地登上渡船,向北岸駛去。
三個軍團十五個軍四十五營的人馬,總數量達到了二十三萬人,如此龐大的規模,也是劉胤自領兵出征以來最為浩大的一次了,二十多萬人云集於廣武渡,勝況空前。
冀州軍情緊急,容不得耽擱半分,還好劉諶此次準備的十分充分,將整個黃河沿線上所能徵調的渡船全部地徵調了過來,數千艘的渡船,在黃河之上往來穿梭,場面可謂是蔚為壯觀。
此時黃河正值秋季汛期,水勢滔天,整個河槽之內,水流激盪,按理說這個時候水勢湍急,並不是渡河的最好時機,但冀州的軍情不等人,黃河好渡也罷,難渡也罷,都必須要實施強渡。
風浪之中,有不少小的渡船被巨浪給掀翻了,雖然漢軍安排著救援的船隻,但洪水滔滔,乃有一些士兵不幸被洪水給捲走了。
情況被報之了劉胤,在岸邊督導的劉胤神色冷峻,並沒有因為出現意外的情況就中斷了渡河的行動,劉胤下令一方面仍就按原定的計劃渡河,另一方面增派船隻和人手,加大救援的力度,爭取將落水者全部搶救上來。
整個渡河行動是晝夜不歇,到了夜間,兩岸和渡船的燈籠火把將整個廣武渡照得如白晝一般,渡船上的船工換了一批一批,但渡船卻是一刻也不歇,在河面上不知疲倦地來來往往,將一批又一批計程車卒戰馬器械物資運往黃河北岸。
儘管準備的已經是相當地充分了,但漢軍畢竟是一支擁有二十多萬人的大軍,所涉及的就不僅僅只是二十萬人這麼簡單了,無數的戰馬、器械、車輛、糧草、輜重、物資,堆積的如同小山一般,將這些東西全部運過黃河,費時且費力。
連續地運送了三天三夜,這才算是基本上臨近了尾聲。
劉胤登上了最後一批渡船,離開了黃河南岸。此次回來,他本想著有機會和母親妻兒團聚,敘一敘家常,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只可惜突如其來的戰亂把劉胤的計劃全給打亂了,劉胤不得不踏上北去的征途,而近在咫尺的洛陽也變得越來越遠了。
劉胤的官越做越大,肩上的擔子也是越來越重,南征北戰,沒有一次能離得開劉胤,職責所在,劉胤責無旁貸,也讓他和家人是聚少離多,本來這次全家團聚,劉胤計劃著多陪陪母親,盡一盡為人之子的孝道,但世事難料,他不得不繼續征戰四方,下次吧,也許下次有機會多陪陪母親。
劉胤心中這樣想著,但他卻不知道,此次洛陽一別,他與母親馬王妃,卻是天人永隔,再無相見之日了。(未完待續。。)
第1213章 慕容涉歸
慕容涉歸雖然年愈花甲,不過他仍有一顆一統草原的壯志雄心,曾經一統漠北的檀石槐便是慕容涉歸追崇的英雄。檀石槐是東漢桓靈時期的草原霸主,他一統鮮卑諸部,並且打敗了漢朝的軍隊,在他的統治之時,是鮮卑人最為強盛的時代。慕容涉歸一直幻想著自己可以象檀石槐那樣,統領八荒,做一個真正的王者。
慕容鮮卑是新近從東部鮮卑之中崛起的新貴,初代酋長莫護跋率族人遷居遼西,因協助司馬懿征討割據於遼東的公孫淵有功,被封為率義王,始建國於棘城之北。
關於慕容這個姓氏的由來還有一段軼事,據說當時燕代一帶的漢人流行戴步搖冠(一種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莫護跋見了也很喜歡,也做了一頂,整天戴在頭上。鮮卑人見了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因鮮卑語中“步搖”同“慕容”讀音相近,所以傳到後來就成了“慕容”。莫護跋的後人便乾脆以此作為部落的名稱。
慕容涉歸就是莫護跋的孫子,到慕容涉歸接任酋長之位的時候,正是鮮卑之王柯比能被刺殺之後鮮卑諸部陷入混戰之時,慕容鮮卑就是乘著這股東風,強勢崛起,成為了東部鮮卑的三強之一,與宇文鮮卑、段部鮮卑三足而立。
而且慕容鮮卑在東部三強之中,無論是論實力還是論地盤,都穩穩地坐著第一把交椅,而且隱隱然有與中部鮮卑的拓跋部一爭雌雄的實力,這也是慕容涉歸野心勃勃的資本。
慕容涉歸想要一統鮮卑,一個繞不開的勁敵就是拓跋部,這個雄居鮮卑中部的強勢部落,一直是如臥榻之側鼾睡的勐虎,讓慕容涉歸寢食難安。和拓跋部獨立於中部不同,慕容部想要一統東部鮮卑,首先需要剪除的,就是宇文部和段部這兩個勁敵,雖然慕容部一直想消滅宇文部和段部,但這兩部鮮卑與拓跋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只要慕容涉歸一動手,很難不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