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第2/4 頁)
人的進攻,劉淵相信,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就可以平定整個兒的冀州之地了。
但是蜀晉兩軍一個比一個打得快,這才過了幾天的光景,就已經鑿穿了匈奴人的防線,昂首進入到了冀中平原。
幷州之所以失守,就是因為晉蜀兩軍聯合起來,打得劉淵沒有半點的脾氣,這回進入冀州,劉淵的主要目的還想整合冀州的匈奴軍力,打敗晉蜀軍隊,為重新打回幷州做出充分的準備。
相對於幷州,劉淵對冀州的局勢還是比較滿意的,劉宣在晉蜀兩軍的聯合圍剿之下,打得很從容,到目前為止,還是匈奴所控制的地盤要比晉蜀為大。
匈奴諸將紛紛地讚歎,連連地追問是何緣故?
劉宣則是一語道破天機:“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晉蜀二軍各懷異志,豈不為我所用?”
劉淵很清楚,是晉將文鴦客觀上幫了他的一個大忙,如果文鴦行事如羊祜,很可能冀州之地已經地無法再容匈奴人立足了。只可惜,羊祜的態度卻是極其地強硬,否則的幷州局勢又何至淪落如廝。(未完待續。)
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
但現在冀州的形勢卻不容劉淵再樂觀了,儘管文鴦袖手旁觀,劉淵卻用二十萬的大軍也沒有能拿下羅憲的五萬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好的戰機已經被他給貽誤了,晉蜀兩國大軍壓境,劉淵的日子變得艱難起來。
當初選擇放棄晉陽劉淵就是為了避免陷入重圍,而如今逃到了冀州,一樣是身陷困境,劉淵已是退無可退,看來要想打破晉蜀兩國的圍攻,唯有放手一搏,在冀州和晉蜀兩國進行決戰。
這是一場勝則生敗則死的決戰,劉淵自然不能掉以輕心,不過好在除了青州的匈奴軍之外,劉淵已經將並冀兩州的所有軍隊集結在了一起,合計兵力超過二十萬人,這堪稱是起事之後劉淵打得最大規模的一場仗了。
指揮著二十餘萬大軍,劉淵也確實是躊躇滿志,儘管屢次的敗仗已經磨滅了劉淵不少的銳氣,但他稱霸天下的豪情從也從未曾動搖過,他生於這個亂世,就註定是要成為亂世梟雄的,劉淵帶著幾代匈奴人的夢想走到了今天,他又怎麼會輕言放棄?
唯一讓劉淵擔心的,就是晉蜀兩國在總兵力上是超越匈奴軍的,當然劉淵也不是那種唯人數論的推崇者,決定戰爭勝負的,遠遠不只是兵力多少這麼一個要素,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士氣,比如戰鬥力,比如指揮者的謀略,所以冀州大決戰,勝負如何,還是一個未知的因素。
比較有利的是,晉蜀兩國貌合神離,並不能做到真正的協同作戰,這一點對於劉淵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晉蜀兩國就算是兵力再強,但不能同心協力地作戰便是他們最大的短板,只要能把握著機會,獲勝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唯一讓劉淵比較忌憚的就是蜀軍的統帥劉胤和晉軍的統帥羊祜,經過這麼幾年的交手,劉淵真正地感受到了劉胤和羊祜的水平,論謀略、論治軍能力、論戰術指揮,都有名將的風範,劉淵一直覺得現在漢人的將領之中已經鮮有能者,他在洛陽呆過好幾年,對晉軍將領也是瞭如指掌的,就算是鄧艾鍾會,那怕是司馬昭,劉淵都未必真心佩服,而之前羊祜一直是默默無聞,更沒有入劉淵的法眼。
但這三年來,都過了無數次的較量,劉淵才體會到劉胤和羊祜的能力非凡之處,無論是大局觀還是到具體的戰鬥,他們的表現都相當地出眾,劉淵自以為都不是對手,幷州的敗仗,也輸得讓劉淵是心服口服。
但著眼於即將到來的冀州之戰,那是劉淵輸不起也不能輸的一場大仗,為了打好這場大戰,劉淵也是煞費苦心,調兵遣將,精心地佈署和安排著。
首先,劉淵確定了以信都為中心的防禦體系,將分散在各處的兵力都抽調回來,構築了一個多層次的防禦網。
信都是安平郡的郡城,也是冀州的州城,這一帶地勢平坦,一望無際,最是適合騎兵的作戰,而騎兵則是匈奴人的強項。劉淵以信都為中心,構築了三層的防禦網,最外圍的防禦網一直延伸到清河和鉅鹿郡境內,包括廣川、武邑、阜城、堂陽、經縣等地。
第二道的防禦網則是分佈在信都周邊的扶柳、南宮和棗強構成的一個三角地帶,這個鐵三角被劉淵視為防禦信都的核心地帶,在這個區域內,劉淵佈下了重兵。
最裡層的信都則是匈奴人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劉淵及匈奴高層所處的位置,如果信都一旦淪陷,那就意味著匈奴人的徹底失敗。
畢其功於一役,不成功則成仁,這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