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第2/4 頁)
是沒有可能的。
於是乎,司馬駿也就心安理得起來了,文鴦他就自求多福吧。
連著幾天,司馬駿總覺得右眼皮直跳,俗話說的是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還是左眼跳災右眼跳財來著?司馬駿自己也不確實,正準備找個人來問問,忽地中軍前來報道:“啟稟大王,副都督文鴦突圍未果,戰敗落鳥嶺,全軍覆滅,文副都督自刎殉國。”
司馬駿聞言愕然,儘管他早有心理準備,但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震驚,八萬人馬,連同主將文鴦全軍盡墨,這樣的損失,確實是太大了,大的連司馬駿都無力承擔了。
如果文鴦僥倖生還的話,那毫無疑問他將會為戰敗而負責,如今文鴦一死,就無人能替司馬駿來背鍋了,身為討逆大都督,司馬駿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安國戰役的慘敗已經讓晉軍損失不小了,此番文鴦兵團的全軍覆滅,無疑是雪上加霜,當初號稱三十萬人馬的晉軍,折損已近半數,這樣的損失累加起來,已經足以動搖晉軍的根本了。
關鍵是,司馬駿根本就無法向司馬炎來解釋,進攻幷州的策略,是他司馬駿制定的,當初文鴦攻克上黨進軍平陽之時,司馬駿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向司馬炎上書表功,獨攬其功,如今文鴦戰敗,無疑是狠狠地打了司馬駿的臉,他再想撇清和這件事的關係,已經是無人能信了。
最可氣的就是文鴦他不是死在亂軍之中,也沒有戰敗投降,而是選擇了自殺殉國,人死不過頭點地,一般誰都不會再去追究死人的責任,更何況文鴦是以這種最為壯烈的方式而死的,這無疑讓文鴦的形象撥高了不少。
“大王,聽說文鴦戰死了?”解系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去找司馬駿。
司馬駿不置可否地點點頭,他現在滿臉子的想法,都是來如何應對司馬炎的,自己麾下的軍隊蒙受如此重大的打擊,司馬駿可不認為司馬炎就會這麼輕易地就算了,如果司馬炎降罪的話,不管他是不是皇叔,都是在劫難逃。
“解將軍,你來的正好,本王正發愁如何向陛下奏明此事,你給本王出個主意如何?”到了這個時候,司馬駿不得不求助於解系。
解系微微一笑,道:“這有何難,大王可向陛下奏明,此番幷州之戰,全權由文鴦指揮,正是由於文鴦剛愎自用,自恃武勇,不聽諫言,如今他戰敗而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司馬駿聞言,愁眉略展,不過他仍然帶有一些憂慮地道:“先前文鴦被困壺關之時,曾派人同本王求援,本王未予理睬,如果有人在這件事大做文章,又該如何是好?”
解系道:“大王多慮了,文鴦派信使前來,想讓大王出兵,他欲固守壺關,大王已經明確地告知於他,壺關孤城不可守,他應該是棄城突圍,大王已經承允派出人馬接應於他。怎奈何文鴦不等接應,提前突圍,正好中了蜀人的埋伏,戰敗身死,咎由自取,與大王何干?”
解系說這番話的話時候,面不改色心不驚,振振有辭,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地就相信了他。
但司馬駿臉皮再厚,卻也厚不過解系的,這不是睜著眼說瞎話嗎?明明是司馬駿懼怕蜀人有埋伏拒絕出兵,但在解系的口中,卻是黑白顛倒,將責任一鼓腦兒地推向了文鴦,反正人死不能復生,解系自然不怕他來當堂對質。
司馬駿思量再三,覺得這些還是不能寫進奏章裡,畢竟司馬炎可不是昏庸無能的皇帝,寫得太假了反倒會讓他有所懷疑,倒時候還真不好再收場了。
解系又道:“既然大王不想如此寫,那道不如擺出一付高姿態,主動地承擔這場戰敗的責任,大王可以這樣來寫,雖然文鴦一意孤行,但大王幾次勸諫,要他小心謹慎,謹防蜀人的詭計,只可惜鞭長莫及,無能無力,雖罪在文鴦,然而大王亦是難辭其咎,大王可以向陛下請求辭去討逆大都督之職。”
司馬駿嚇了一跳,他可不想因為此時丟官罷職,好不容易才混到領軍主帥的這個位置,如果一擼到底的話,司馬駿也只能是回洛陽過混吃等死的了,這幾乎是讓司馬駿無不接受的結果。
“你讓本王辭職?這……”
解系微微一笑道:“如今朝中四面楚歌,正是用人之際,這討逆大都督之職,又可是誰想當就能當的,大王只需將姿態擺出,相信陛下也不敢輕易的允准,大王依然還是討逆大都督的不二人選。”
司馬駿苦笑一聲,道:“安國一敗,幷州二敗,皆是損失慘重,如果真沒有再拿得出手的戰績,跫怕這大都督的位置不保了。”
解系道:“這有何難,勝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