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部分(第3/4 頁)
個自信,善長於山地作戰的蜀軍進入平原之後,將會變得一無是處,在魏軍強的騎兵面前,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就算他們能攻下幾座城池,搶佔一些地盤,但到頭來在魏軍騎兵的反攻之下,吃下去多少照舊得吐出多少來。
所以蜀國的每一次北伐,前期都進展的十分順利,但結果卻總是虎頭蛇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蜀軍不擅長平原作戰,無法剋制住魏國的騎兵,人們在扼腕垂嘆北伐的功敗垂成時,都覺得諸葛亮和姜維只是少了一點運氣。
但真的只是運氣那麼簡單的事嗎?
劉胤之所以能橫掃大半個北方,初了前期有趁虛而入的機會之外,打到後來,那全是實打實的硬仗,不管是和魏晉的軍隊交手,也不管是和鮮卑匈奴人交手,劉胤總有克敵制勝的法寶。
偏廂車的戰術早在諸葛亮時代蜀軍就應用,但效果一直差強人意,劉胤重新改良和設計了偏廂車,才讓偏廂車戰陣成為了敵人騎兵的噩夢。
這次為了對付晉國步騎聯合作戰的戰術,劉胤更是首創了楔形戰陣,實戰證明,楔形戰陣在剋制晉國步騎兵的聯合作戰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高梁邑大捷就一點也不出人意料了。
當然,劉胤也極為重視騎兵建設,剋制敵人騎兵最好的武器,就是騎兵,蜀軍成建制的騎兵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與劉胤一直狠抓騎兵建設息息相關,正是擁有著這種先進的理念,才讓蜀軍盡情馳騁於北方大地。
成功從來也不偶然的,劉胤的成功,凝集著他無數的汗水甚至是血淚,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也確實是不容易的,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劉胤當然也不會例外。
傅僉暗暗地感嘆,當初如果不是劉胤暗中提醒於他,他很有可能就已經命殞陽安關,從生死千鈞一髮的陽安關戰場上走出來,傅僉都不曾知道,等待他的,是何等精采絕倫的人生。
傅著、高遠、張樂、趙卓等諸將這時紛紛前來報捷,各軍斬獲頗多,人人是笑逐顏開,喜上眉梢,自從去年安國之戰後,蜀軍再次收穫這樣的大勝,所有的蜀軍將士都是歡欣鼓舞的。
去年的安國大捷,穩定了冀州的戰局,讓蜀軍在冀州紮下根來,今年的平陽大捷,則是徹底地解決了蜀軍後勤補給線的危機,同時,也徹底地改變了幷州的戰局,整個黃河以北的形勢,朝著有利於蜀國的方向發展著。
這幾次大戰,都符合劉胤一貫的戰略思想,那就是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為重,尋機殲滅敵人,集小勝為大勝。從冀州到幷州,晉軍的戰線拉得太開,這無疑也為蜀軍創造了各個擊破的好機會,只要不斷地打擊晉國的有生力量,重振漢室必將指日可待。
“文鴦現在逃往了何處?”劉胤對各軍報上來的數字不太感興趣,他更關心的,是文鴦的動向。
這一戰為難將文鴦擒獲,不得不說是一個最大的缺憾,但這場勝利是基於雙方兵力對等的前提條件下的,能夠取得大勝,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當然劉胤也不敢奢望可以全殲晉軍,不使一人漏網,文鴦得幸逃脫,倒也在劉胤的意料之中。
不過這一次文鴦走了好運,下一次恐怕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吧?
“啟稟大將軍,文鴦率殘部一萬多人向東而去,在晉將段廣的接應之下,現已經逃回了上黨。”中軍聽劉胤問起來,趕忙答覆道。
劉胤點點頭,文鴦逃回上黨,倒也沒有什麼意外的,北進晉陽的路基本上已經被封死了,南逃洛陽文鴦未必甘心,退守上黨估計也就是文鴦唯一的選擇了,現在上黨一帶尚有晉軍兩萬多人的駐軍,加上文鴦潰退時帶領的一萬多殘兵,合在一起也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
更主要的是,上黨與冀州相鄰,文鴦隨時都可以得到冀州方面的增援,很顯然,文鴦還不想放棄此次進攻幷州來之不易的戰果,只要守住上黨,文鴦就不算敗得太徹底,如果連上黨都丟了,那才是徹頭徹尾的失敗。
劉胤對奪回上黨並沒有那麼的迫切,相反的,劉胤認為能利用上黨再做做文章,則是再好也不過了。
一個新的圍城打援的計劃又在劉胤的腦海之中產生了,別看圍城打援的計謀簡單無比,但敵人明知是計,卻偏偏地要往裡面跳,說起來也著實好笑。為什麼敵人會屢屢中招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利在其中,圍城打援,圍城是首要條件,只有真正觸動了敵人的利益,他們才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前來救援。
而對於蜀軍來說,圍城是手段,打援才是目的,儘可能全殲敵人的援助兵馬,不但可以重創敵人,還能瓦解守城敵軍計程車氣,可謂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