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第3/4 頁)
事務都暫由他來署理,羊祜剛到鄴城,就有人攔道喊冤,那無疑就會讓人質疑馬隆的治軍能力。
馬隆臉色一沉,喝道:“羊都督駕前,豈容你如此放肆,目無軍紀!來人,將他給我拿下,重責四十軍棍,以敬效尤!”
馬隆的親兵立刻上前準備執拿此人,羊祜卻擺擺手,道:“若非有重大冤情,他也不會攔道喊冤,你們且慢動手,聽他如何說。”轉頭對那名兵卒道:“某乃羊祜是也,你有何冤情,可說與本督知曉。”
那名兵卒重重地給羊祜叩了一頭,泣道:“羊都督,小人名叫周義,是牙門將軍周旨的家將,我家將軍死的冤啊,還望羊都督做主啊!”說著,又是砰砰地給羊祜嗑起頭,直嗑的額頭血流如注。
羊祜恍然大悟,原來他是周旨的親兵家將,怪不得羊祜覺得眼熟,以前在周旨的營中曾見到過他,只是未知其姓名罷了。羊祜當即翻身下馬,雙手相攙,道:“快快請起,切莫多禮,你既說周旨有冤情,不妨仔細說與我聽。”
周義止住哭泣,不過他仍然跪在地上沒有起來,道:“我家主人周將軍死得冤啊,他恪盡職守,並無半點過錯,汝陰王在安國被圍的訊息,還是周將軍及時稟報的馬副都督和文副都督,汝陰王方能倖免於難。那知汝陰王脫困之後,竟然遷怒於周將軍,說他故意隱匿不報,貽誤軍機,將他斬首。羊都督,周將軍他死的好冤啊,求羊都督為他討回公道。”
周旨被殺的訊息羊祜在南陽之時也曾聽聞了,司馬駿安在他頭上的罪名就是貽誤軍機,判的是斬立決,羊祜得到訊息的時候,周旨早已身死,羊祜也只能是扼腕而嘆。
周旨是羊祜的姑舅兄弟,作戰勇敢,深得羊祜的器重,一直被羊祜委以先鋒重任,周旨也沒有辜負羊祜的期望,在戰場上一直是身先士卒,屢立戰功,表現的十分出色,在晉軍之中,也算得上是少有的勇將之一。周旨的死訊傳來,讓羊祜很是傷心,周旨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光是這一點,就讓羊祜深感痛心。
按周旨被殺的罪名,是貽誤軍機,這種罪名一般情況下,可大可小,判決也可重可輕,司馬駿將周旨斬立決,就等於是沒有給周旨留任何申辯的機會。羊祜痛心之餘,卻也無可奈何,畢竟一來他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二來司馬駿的身份地位擺在那兒,無人敢去質疑他,周旨的死,很快就被人給遺忘了。
現在周義突然地攔道喊冤,似乎一下子勾起了羊祜塵封的往事,周旨之死是否另有隱情,羊祜決心要徹查一二,儘管做這一切並不能讓周旨復生,但如果能還他一個清白的,相信九泉之下的周旨,亦可以瞑目了。(未完待續。。)
第1020章 謊言的代價
當初周旨是如何死的,馬隆倒是有些印象,當時記得文鴦也在場,文鴦似乎有為周旨求過情,好象司馬駿還徵詢過他的意見,馬隆初到冀州,與冀州的將領並不相熟,馬隆也只說了一句一切按軍法從事的話,後來司馬駿便將周旨給斬首了,搞得文鴦當時對他還似乎頗有些意見,認為馬隆見死不救,沒點人情味。
其實馬隆並沒有對周旨有什麼意見,要殺周旨的,也是司馬駿而不是他,至於說的那些話,馬隆也認為自己沒有錯,軍紀嚴明,令行禁止,不可偏私,這樣的話難道會有錯嗎?
這件事很快就過去了,後來文鴦率兵西征幷州,晉軍之中,大事一樁接一樁,自然無人再去問津周旨的事了。
只是令馬隆沒有想到的是,周旨的家兵竟然會攔道喊冤,而且選擇的時機恰恰是羊祜剛剛到達之時,這無疑給了馬隆一個難堪,不過羊祜在場,馬隆也不好發作,於是道:“羊都督,當初汝陰王處斬周旨之時,正值安國之敗後,當時周旨是押糧官,延遲了一日沒有將糧草送達前線,汝陰王差一點就全軍覆滅,盛怒之下,便治了周旨貽誤戰機之罪。此事早有定論,周旨也確實是延誤了戰機,雖罪不致死,但汝陰王差點身殞,盛怒之下,難免會處罰重了一些,周旨被斬,也在情理之中。時過境遷,正多做追究已是無用,都督還請早些入城吧。”
羊祜輕哦了一聲,沒有在細節上做過多的糾纏,吩咐親兵將周義帶下去,好生安排,自己則同馬隆一道入城,至都督府方才下馬。
馬隆備下的酒宴很豐盛,山珍海味,水陸畢呈,只要是在鄴城的官員,基本上都出席了,宴席之上,不停地有人向羊祜敬酒,以為慶賀。
羊祜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旁人則以為羊祜是舟車勞頓,身體疲乏所致,所以酒宴很快就散去了,眾人識趣的紛紛告辭,離開了都督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