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3/4 頁)
路暢通無阻。
蜀軍是兵分兩路而進,劉胤率前軍、中軍和左軍從陳倉出發,沿渭水東進,直抵長安西郊,劉湛則是率右軍和後軍從安定出發,沿著涇水向東南而行,與劉胤會師長安城下。
司馬望因為兵力不足的緣故,為了防止被各個擊破,將長安以西的槐裡、武功、眉縣,以西北的池陽、新平諸城盡皆放棄,將全部的兵力集中到了長安,擺出了一付死守長安的架式。
可以說,司馬望此舉也是迫於無奈,初至關中的時候,司馬望擁兵十萬,擺出了一付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式,或許那個時候,司馬望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關中的防禦問題,他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攻取隴西的上面,所有的戰略安排也是圍繞著進攻隴西而制定的。
但街亭之戰後,司馬望不得不轉攻為守,重新佈署關中的防禦體系。那個時候司馬望採用的防禦策略是全面防禦體系,禦敵於國門之外,將整個防禦體系分為南北兩線,以長安為中心,以陳倉和新平為防禦點,構築成一個完整的關中防禦體系。
這個防禦體系的核心就在於爭鋒相對,寸土必爭,利用陳倉和新平扼守住進入關中的通道,將蜀軍擋在關中之外。
但多點防禦的弊端就是戰線拉得太長,最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劉胤就是利用魏軍防線的這個弱點,首先採用聲東擊西之計,誘使司馬望的主力向新平弛援。然後主力大軍直搗陳倉,迫使司馬望再調頭南下,如此往來奔波,魏軍必然疲憊不堪。而後劉胤更是採用圍城打援之計,在五丈原設伏,殲滅了司馬望的主力部隊,迫使陳倉守軍自亂陣腳。從而輕取陳倉。
陳倉的失守使司馬望苦心經營的關中防線頃刻間就崩潰了,損失慘重的司馬望被迫改變防禦策略,敗全面防禦為重點防禦。將兵力集中了長安城,而長安以外的諸城則全盤放棄。
這也是司馬望最務實的策略,如果繼續採用多點防禦的計劃,那麼魏軍現在的兵力分配就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很容易被蜀軍各個擊破。
如此一來。長安的防禦加強了,但長安之西卻成為了不設防之地蜀軍兩路大軍是長驅直入,不過才兩天的時間,就已經是兵抵長安城下。
劉胤率軍抵達長安西郊之後,便沒有直接攻打長安城,而是開始清掃長安外圍諸縣,對長安形成合圍之勢,同時也想引誘魏軍出城而戰。
不過司馬望此次可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不管劉胤在長安城外如何折騰,他就是死活守著長安城不出兵。
司馬望收縮兵力之後。這些長安的郊縣各城幾乎成為了空城,蜀軍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接連奪取了數城,南路軍橫掃了雲縣、藍田、杜陵、新豐,北路軍橫掃了安陵、陽陵、長陵、高陵,最後南北路大軍會師與霸陵橋,完成了對長安的分進合圍。
不過,不管劉胤如何故意擺出破綻,司馬望就是死活不出戰,整個長安城九門緊閉,吊橋高懸,倒讓劉胤的誘敵之計落空了。看來司馬望已經是吃足了劉胤的苦頭,這回死活也不上當了。
“文宣,自去年八月出兵南中以來,不過才半年的光景,我們便已經是兵臨長安城下,此情此景,真是恍如夢中。”劉諶遙望著曾經是前漢都城的長安,由衷地感嘆道。
此次出征北伐,確實是戰果輝煌,僅僅只用了半年的時間,蜀軍就已經是橫掃了整個的雍涼地區,就已經是遠遠地超越先人的戰績了,就算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也沒有機會親眼目睹長安城的城牆,倒是諸葛亮的孫子,跟隨著劉胤一路高奏凱歌,如今已經是兵臨長安城下,距離當初諸葛亮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夢想,真的只有一步之遙了。
兵臨長安城下,這是無數蜀人心中的夢想,但是在蜀國國力最強盛的時代,這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奢求,諸葛亮的一次次功敗垂成,讓蜀人心中熱情一點點地泯滅掉了,看不到任何的希望,長安城成為了蜀人心目中最遙遠的地方。
諸葛亮去世之後,所人的蜀漢人都明白,所謂的恢復漢室還於舊都,已經成為了泡影,儘管姜維一次次地出兵北伐,但沒有人認同他可以取得超越諸葛亮的成績,事實也證明,姜維的一次次勞而無功,反倒是蜀國國力空虛,給了魏人進攻的機會。
就在蜀國傾覆的危急關頭,劉胤卻挑起了興復漢室的這付重擔,他以常人無法想象的途徑,巧出奇兵,實現了一次戰略大迂迴,不但豪取隴上六郡,而且大破魏軍十萬人馬,兵臨長安城下。
如此的逆襲之戰,也難怪北地王劉諶恍如夢中,直到現在,他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都說蜀漢王朝已經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