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來,那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鍾會在圍攻漢城之時,就曾先禮後兵,給守將蔣斌遞上書信一封,大意是:“巴蜀賢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諸葛思遠,譬諸草木,吾氣類也。桑梓之敬,古今所敦。西到,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當灑掃墳塋,奉祠致敬。願告其所在!”
鍾會乃名士鍾繇之子,本人也是才華橫溢,寫得一手漂亮字,一封勸降書寫來也是文辭華美,許儀也欲東施效顰,可他的文化底子薄,大字也識不得幾蘿筐,於是派了幾個人跑到陽安關的城下去喊話,讓傅僉出城受降。
許儀本是粗曠之人,手下自然也沒幾個有素質的人,跑到城下,扯著嗓門大嚷道:“呔!城下的人聽著,快快開城投降,如若不然,打破城池,雞犬不留!”
也怪不得他們粗魯,雞犬不留可是許儀的原話。
傅僉在城上冷笑一聲,也不曾答話,拈弓搭箭,城下的那個大嗓門的正在賣力地吆喝著,傅僉手一鬆,一支羽箭直射過去,勢如流星,一箭從那名士兵的嘴裡射入,從後頸上穿了出來,當即斃命。
魏軍見狀,立刻拖了那士兵的屍體,做鳥獸散,再也不敢在城下聒噪了。
回去稟報許儀,稱陽安關的守將不旦拒絕投降,還發冷箭射死了喊話的軍士。許儀是勃然大怒,立刻喝令諸軍,攻打陽安關。
魏軍從秦嶺穀道上進軍,輕裝而進,自然沒有攜帶什麼大型的攻城器械,比如投石車、衝車、攻城車之類,不過魏軍依仗著人海戰術,抬著簡陋的雲梯,向著陽安關的城牆發起了潮水般的攻勢。
一時之間,城下如蟻而至,密密麻麻,橫鋪於野。
第103章 血戰
陽安關北接秦嶺,南連大巴山,西通陰平,東控漢沔,是西蜀進入漢中的必經之路,也難怪後人常嘆“最險無如陽平關”(宋時改陽安關為陽平關)。
如此咽喉要衝,自然是鍾會此次伐蜀的首要攻擊目標,未出兵之前,鍾會就反覆地研究了漢中的地利和蜀軍的防務,他認為只有拿下陽安關,才算是拿下了開啟巴蜀大門的鑰匙,拿不下陽安關,整個伐蜀計劃就可能流產,甚至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所以鍾會在進入漢中之後,對漢城樂城兩座要隘只圍不打,所有主力星夜兼程地趕往陽安關,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攻下這座險關。
鍾會很清楚,單憑陽安關的七千守軍,尚不足以對十萬魏軍構成威脅,唯一讓他忌憚的,就是姜維在沓中的五萬人馬,為了防止姜維的主力向陽安關增援,鍾會出兵漢中的同時,已令鄧艾出兵狄道圍攻沓中。指望鄧艾的三萬軍隊吃掉姜維幾乎是不可能的,鍾會也沒有這個奢求,只要鄧艾能順利地絆住姜維,足矣。
為了多一重的保險,在鄧艾出兵沓中的同時,鍾會又令雍州刺史諸葛緒率兵三萬去搶奪陰平橋頭,截斷姜維東歸陽安關的路徑,此為萬全之計也。
但陽安關南接漢壽,鍾會雖然的把握阻截住姜維的主力東歸,卻無法阻擋得住來自成都方面的援兵,一旦成都方面獲悉陽安關危急,定然會大舉增兵陽安關,到那時,陽安關必定難以攻克了。
不過對鍾會比較有利的是,成都到陽安關相隔千里,而且蜀道自古就有難於上青天之喻,從陽安關向成都傳信,一來一回,至少也得十數日,鍾會必須要把握這有限的十幾天時間,一鼓作氣地拿下陽安關,打通西進巴蜀之路。
許儀既號急先鋒,帶兵衝到陽安關城下,既不紮營安寨,又不觀察敵情,直接就揮軍向陽安關攻來,用許儀的話來說,今天晚上就在陽安關城裡面宿營了,何必還多此一舉地在城外安營立寨。許儀下令諸軍一齊攻城,破城之後再行埋鍋造飯,殺豬宰羊,犒賞三軍。
魏軍自關中出發,長驅而進,一路上根本就沒有遇到蜀軍任何有威脅的抵抗,這無疑也助長了魏兵的狂傲氣焰,許儀一聲令下,魏兵魏將便潮水般地向陽安關的城頭湧了過去了。
沒有大型的攻城器械,魏兵就抬著簡陋的雲梯,倚仗著人海戰術,瘋狂地向著陽安關衝去。
迎接他們的,是城上密集的箭雨,銳利的箭頭毫不遲疑地射穿了魏兵的身體,在向前的狂奔之中,不斷有魏軍士兵倒了下去,但這點傷亡似乎阻礙不了魏軍高昂計程車氣,冒著箭雨,魏兵攻到了陽安關城下的壕溝前。
這是一道深深的壕溝,在壕溝的前面,密佈著用來防禦敵人騎兵的拒馬和鹿角,想要衝到城下,魏軍就必須要摧毀拒馬鹿角,填平壕溝。對於善戰的魏軍而言,這似乎不是什麼難題,手執大斧和鋸子的工兵已經開始作業,清除壕溝前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