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頁)
“山花,咱們可以在育苗池上方放個大木桶,在大小桶的底部開個小洞,讓新鮮的水透過上方的大木桶底部小洞源源不斷地流進育苗池中,育苗池底部用根中空竹子將水引出屋外……”陳浩宇左手抱右手,右手支著下巴在育苗房裡打量了半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個辦法孫燦爛不是沒想過。可是育苗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這個辦法得有專人負責不停地給上方的大木桶新增新鮮水,而這個水還得與育苗池裡的水溫十分接近方可。
若水溫不對或一個疏忽大木桶內水空了,沒有上方水源的補充,育苗池裡的水就會變少,甚至枯竭。這實在是件勞心勞力又勞神的事。
得找個萬全的辦法!
孫燦爛努力在腦子裡搜尋前世學習物理時的一些知識,虹吸?這是個好注意,可是虹吸也需要一定的設施,可這個時空恰恰不具備利用虹吸現象的必備工具。
風車?水車?對,做個水車。設法讓上方大木桶底的流水帶動水車轉動,再將池裡的水透過竹管回到上方的木桶中,就這樣!
孫燦爛的想法很好,可要付諸實施難度大小,找一個能做出孫燦爛描述中扇形水車的巧匠應該不難,可是要讓大木桶底流出的水正好帶動這架水車,並將水車入竹子做成的水管再次返回高處的大木桶中就得經過周密的計算,而這個該如何計算孫燦爛還真的不會。
不過有了辦法,就算無法準確計算,多試幾次總能夠成功,最重要的是,孫燦爛不是輕言放棄的,她覺得她不會不等於別人也不會,一些能工巧匠自有自己解決難題的訣巧。
陳浩宇在聽了孫燦爛的描述以後,回想在農莊看到過的那種人力帶動的水車,覺得孫燦爛這個點子十分巧妙,只是他們初來乍到,這樣的能工巧匠到哪裡去找呢?
“我看咱們農莊的水車比起臨溪鎮楊家農莊水車要精巧省力多了,不知原本就是那樣的,還是經過哪位巧匠的改造……”孫燦爛也想到了西郊農莊的沿湖邊架設著的幾架水車,不由嘀咕起來。
說起農莊,再提到水車,突然一個名字同時出現在陳浩宇和孫燦爛的腦海裡,兩個人同時看問對方,“呂順昌”這個名字同時從兩人嘴裡蹦了出來。
呂順昌,西郊農莊農具房小管事,做得一手極好的木工活,農莊的所有農具全由他維護修理製作。
“這樣吧,我讓海伯駕車去農莊將呂順昌接來,看他能不能設法將這個水車做出來。”既然有了人選,那麼事不遲疑,陳浩宇馬上就做了安排。
海伯就是他們當初請來當門房兼護院的老人家,說是老人家其實也不過五十出頭,等孫燦爛他們到京城以後,自覺承擔起了馬伕的工作。
門房就交給了他那個婆娘,反正陳家人口簡單,在京城也就與林家、楊家、段家,偶爾還有裴家這少數幾家有些往來,門房的事兒並不多。
製作水車是孫燦爛想出的點子,等呂順昌來了,自然少不了要與之交流,那麼這幾日孫燦爛就不能再去護理院了,孫燦爛索性給自己放幾天假。
護理院那邊自然也不能缺人,好在孫燦爛有兩個極能幹的貼身丫鬟。如今孫燦爛也極少親自上陣,她去不去已經不是十分重要。
如今蘇葉和魏寶珠已然成了護理院的中流砥柱,沒她們倆僅憑原本段夫人手下的那幾個小丫頭可撐不起護理院的門面。
“蘇葉,寶珠,這幾日我就不去護理院了,你們倆得好生看著些,遇到疑難的事兒,千萬別勉強,請客人多包涵,讓她改日再來,或者留下地址,約好時間,到時我們上門服務。”孫燦爛對著兩個身邊得力的大丫頭吩咐道,打發她們去護理院,她自己身邊只留了個才買回來的小丫頭紫蘇。
蘇葉和魏寶珠商量著要留一人下來照顧孫燦爛,小丫頭紫蘇不過是個才買回來,很多事還上不了手,讓她一人照顧孫燦爛,她們不太放心哪。
孫燦爛揮了揮手,讓她們速去護理院,如今那裡可是她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與前世一樣,女人沒錢果真是最好賺的。
蘇葉無奈只好拉著紫蘇千叮嚀萬囑咐,讓紫蘇好生照顧小姐,直到紫蘇連連點頭又重複了一遍蘇葉交待的注意事項,這個與魏寶珠匆匆去了護理院。
孫燦爛由著蘇葉吩咐紫蘇,她自己又開始研究起育苗池來。
海伯很順利地將呂順昌接了過來,對於主人家毫無徵兆地將他接進城,呂順昌自是感到十分驚?。
好在他自認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兢兢業業從不耍精偷懶,因此自覺向海?打聽不出啥來以後,倒也安靜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