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己的導引就行了。
我們已受限於自出生以來既定的名字、性別、身份、期望、責任……到後來,大家看起來就像是罐頭工廠生產的產品,每個人都很像,不僅表情像,衣著像、說話樣子像、吃飯樣子像,連走路樣子也很像。但其實每個人應該要非常地與眾不同,以自己的獨特性走自己的步調;從街上看去,應該要像是經歷一場人種的萬花筒。當每個人都復活了,活出自己獨特版的創意,世界會比現在有趣60億倍!
【無害但有效的虛擬死亡,是起死回生的關鍵動能】
人生的困境中,往往是人們自己的絕望把自己殺死了——其實憂鬱症是生命最好、最寶貴的蛻變時機,你要做的就是立即脫去舊生活、舊思維,活出新版本的自己。
回到前面“先delete,後reset”的部分。現在有太多人被憂鬱症所苦,每年自殺率節節攀升,也損失了無以數計的社會成本。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先怪罪經濟不景氣、抱怨社會、究責老闆、遷怒家庭,但其實我們都知道於事無補;很少人會去思考,在這環境的背後,究竟是要給我們怎麼樣的生命契機?
憂鬱症是生命最好,也是最寶貴的蛻變時機,就像蟬脫殼、毛毛蟲破繭成蝶。蛻變的過程很痛苦,也很接近死亡,那是因為原來的有限肉體,已不夠承載現在想要更寬廣自由的靈魂,於是必須立即脫去舊生活、舊思維。沒有一隻蟬或毛毛蟲,在蛻變時知道自己下一秒會變成什麼,但只要一心努力突破舊殼,就能成功地活出新版本的自己,從爬行地面到遨遊天際;但很多人無法順利透過如此可貴的生命蛻變過程,因為他們困在舊殼中,以為那就是永遠的黑暗,是他們的絕望把自己殺死了,可惜沒見到出蛹之後,就能以一雙新生的翅膀離地飛翔,俯視鮮花遍地的美麗新世界。
憂鬱,是最難得、最巨大,也是爆發力十足的創意動力:先殺死不滿意的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多出來的新生命,就有了無包袱、肆無忌憚的輕盈與自由,不過不必讓自己真的去死,而是以“虛擬死亡”的方式,幫助自己脫胎換骨,再度重生。
當我親身穿過憂鬱深谷,實驗過很多種讓自己脫困的可能,“虛擬死亡”是我目前試過,極端但很有效的方法,讓原本崎嶇不平的低谷,一次又一次地,以更深切面對死亡的勇氣,將深陷黑暗的陡峭谷底,削化、充填成平滑的高低谷弧線,就像是可以讓直排輪鞋順勢滑飆到半空中、驚喜又刺激的旋跳坡道,以俯衝低谷的反彈力,瞬間轉升到高峰,這也是將低陷之苦轉為自在高飛的最大動力(見圖1),亦是“delete → reset”的強效版——“die → reborn”。當你順利穿越死亡低谷,成功地在豔陽下重生後,創意的力道與生命視野就截然不同。
每一次失敗,就是原我的小死,但死亡才是人生終極的最大失敗,因為一切名利人際全化為烏有,連身體都帶不走。只要你能克服對於死亡的恐懼,藉著近距離面對死亡的勇氣,把原來受困受怕的自己剝離乾淨,那麼失敗就微不足道了。這部分,可以參考電影《筆下求生》(Stranger than Fiction),男主角哈羅德?克里克(Harold Crick)在得知自己將死,被迫放棄原本規律不變的生活,開始把所有時間,放在自己喜愛的吉他上,也因此改變了他的生命質地:從機械精算般的步調,蛻變成了鮮活生動的日子,這就是死亡給他最大反轉生命軌跡的動力。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人生創意學 站在原點看新的可能 第一層(3)
【晚上大死一次,清晨重新出生】
敏銳你的感官,把自己當成地球一日的過客——刺激你麻木已久的敏感度,看關鍵性的書、情報、表演和電影,認真思考如果今天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後一天,要怎麼生活。
什麼叫虛擬死亡?
以我為例,每天睡前會想象自己就將在今晚死去,然後回想今日種種、今天以前的時光,做個總回顧,然後回想今天最感動的事是什麼,想一下,如果昨天就不在人間了,那麼今天會錯過什麼?如果明天就死了,今天所經驗的一切有沒有意義?
接著就開始進入虛擬死亡的過程:想象自己現在睡著了,就永遠不再醒來,想象自己在海中慢慢融化、在荒原中慢慢風化……就在此刻,向身邊愛你的人感謝道別,向這個世界好好說再見,讓自己的身心深度且緩慢地放鬆再放鬆,把自己當成地球一日的過客,就專注在今天體驗到什麼,能帶走哪些經歷。
等到第二天醒來,先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