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可是中國企業界還是在大把大把的交學費:舊的秩序打破,新的秩序又沒有建立起來。
——講理想,講道德,講紀律,講貢獻等價值體系連同“三鐵”受到衝擊,那麼現代企業應該講什麼?
——過去,企業存在的價值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那麼今天企業的使命又是什麼?
——國有企業把職工叫“主人”,非國有企業視員工為“打工者”,那麼怎樣增強國有企業職工的“危機意識”,怎樣減少非國有企業員工的“僱傭思想”,共同提高全員“主人翁意識”呢?
——那些自詡從市場中成長起來的私企老闆怎樣才能擺脫“企業是我的”,從而建立“利益共同、命運共同、理想共同”的勞資合作關係呢?
——企業組織流程通常是:鄉鎮企業學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學鄉鎮企業,股份制企業照搬書本。現代企業制度最關鍵一條:管理科學怎麼落實呢?企業觀念、企業組織、企業流程,還有許許多多“估堆堆”的環節需要再造嗎?
——私企中堅力量(包括老闆本人)多數來自行政部門或國有企業,他們的老師是“一大二公”,他們的經驗是“計劃經濟”,他們的管理理念多數是“行政”、“處罰”、“鎮得住堂子”。更多表現為“暴力和金錢”過渡時代,離知識經濟時代尚有很遠的路程。那麼,怎麼解決“管理思想銜接”?
——國有企業幾十年,在黨和政府的直接領導和指導下,思想政治工作,包括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人生觀教育,可以說已經深入骨髓。那麼,私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又怎麼解決?
還有企業的科研、生產、營銷以及企業的諸多內部制度是否已經適應產品戰略、營銷戰略和企業形象戰略了呢?
前幾十年,我們的企業,國有企業也好,鄉鎮企業也好,走了很多彎路,甚至犯過致命的錯誤,美其名曰“交學費”,今天民營也好,股份制也好,不能再交學費了。上面提到那些問題但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讓我們試目以待。
企業為什麼存在?
企業為什麼存在,許多老闆都回答不上,在實際運作中更是稀裡糊塗,或者就根本沒有打算弄明白。
辦企業就是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說來很簡單,真像這樣“操”下去,有幾人真正把錢賺到了,又能賺多久的錢。
這裡我要說的是企業使命,即先把賺錢放一邊,而把賺誰的錢搞清楚,即把市場搞清楚,把賺這個錢需要經過的程式、環節、難點搞清楚。因此,我們主張企業家一隻眼睛看到生意,一隻眼睛要看到社會的變化和變革。
在“變”中把握機遇,在“變”中求得發展,與時具進,既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又為我們這個社會共同富裕、共同進步、和諧發展的政治大局貢獻一分力量。所謂得人心得市場,你真的被公眾公認為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有愛心的企業,顧全環境、行業、社會總體平衡大局的企業,你想不發財,想不發展都難。
所以,我幾乎每一次接手企業文化建設的時候都會習慣的問問老闆“企業為什麼存在?”
矛盾在《子夜》中以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將中國第一輪自由經濟的罪惡作了描寫。這部里程碑式的小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企業家可以操縱軍隊,要股票跌價就叫守軍打敗仗,為了讓股民重拾信心,他又可以叫進攻方後退三十里,讓城裡出現暫時穩定局面,增強股民入市積極性,從而拋售低價買進的股票。
“權力尋租”做到動用專政工具——軍隊了,還有什麼生意做不成,還有什麼企業做不大。
在為成都幾家企業做策劃的過程中,我已隱約感到資本的力量,真的可以“讓雞皮女人重做新娘”。所以十多年前有位坐上縣長崗位的小兄弟告訴我:“以後做縣長就不是我這種人了,沒有錢你是坐不穩當的”。當社會矛盾激化到需要少數擁有控制權的老闆出面擺平的時候,我那位縣長兄弟的擔憂就不是多餘的了。
如果所有的老闆都把“企業為什麼存在”搞懂了,經濟發展質量會提高一大步;但如果每位老闆都發展到足以用軍隊進行“權力尋租”,其他社會力量還能對他有所制約嗎?
但願這個擔心是多餘的,何況,當前和今後相當一個時期,中國的主要矛盾還是發展經濟,而非別的什麼。
當然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要繼續做好,也有相當的難度,做不好,經濟和社會事業也很難發展。
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