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礎。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孩子學習的時候能高效率地學,學習任務完成後,就是要讓他們自由選擇,想到哪裡去,想幹什麼,只要有可能就儘量滿足他們。
韓 韜:媽媽主動來西點當義工(1)
韓韜的媽媽是一位外表溫婉、樸實,內心聰慧、剛毅的江南女子。本書作者多次進入西點男孩訓練中心採訪時,經常遇到一位在邊邊角角里默默地打掃衛生、在洗衣房裡給孩子們集體洗衣服、在廚房裡幫忙的人,以為是萬老師請來的清潔工。後來,我提出要求請萬老師推薦幾位家長分別進行訪談,還得有的是爸爸,有的是媽媽。萬老師指著這位默默勞作的婦女說:“喏,那就是一位可以訪談的家長。”這樣,我才知道她是一位西點男孩的家長,是一位主動要求來西點當義工的家長。
母親:我的兒子叫韓韜,我叫李夢玲。當初是我們選擇讓他來的,我們是從報紙上看到報道,瞭解基本情況後覺得西點男孩訓練方式是不錯的。送孩子來的主要原因,是他學習上很不自覺,在家裡大概是大人寵的吧,做什麼事情都是磨磨蹭蹭的。我就想讓他出來鍛鍊鍛鍊,離開父母有的時候對他可能有好處。他自己也是願意的,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不放心在外面,怕出什麼事情。在這裡有同學可以溝通,做好作業也可以出去玩玩,平時他在這裡蠻開心的。
我們來之前就知道有懲罰的,我是能接受的。因為我這個小孩聰明是很聰明的,也不是那種很文靜的人,他有點好動好玩的,個性很外向,家裡難免也要打他的。我覺得男孩子挨幾下打也沒有什麼的。我也對孩子說了,在西點做錯事情是要受到懲罰的。
他就說:“媽媽,如果真的是我做錯了,這個懲罰我肯定是接受的。如果我沒有做錯,我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2005年11月,孩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送來的,現在他還在這裡。剛開始是帶著試試看的心情,結果來了以後變化很大。
他覺得,在這裡同學之間蠻開心的。在家裡就一個小孩也不放心,在家做完作業了,肯定會玩玩電腦呀、看看電視呀,時間長了家長肯定要說他,怕眼睛弄壞了,他就覺得我們煩了。在這裡學習就是學習,學習好了萬老師肯定給他們安排另外的事情做,他覺得很豐富的,他覺得還是在這裡好。
他來的第一個晚上睡不著,也不是想家,萬老師就陪他睡,過了一個晚上和小朋友認識了就好了。平時兩星期回去一次,過了一個晚上就說怎麼還不來接呀?他說在那裡有同學有伴呀,大家都是很開心的。
他在這裡受到過懲罰的。有一次學校的作業沒有完成,萬老師問他了,他說他沒有時間呀怎麼的。萬老師就說了,這是學習上的事情,你必須得每天都完成,今天不完成第二天還有作業,一拖就積累了很多,然後就捱了鞭子。
捱過一鞭子,那個星期回來,因為沒有吃過這個苦頭,就每天很自覺地把必須做的事情做了。他很要面子的,覺得同學都不挨鞭子自己挨鞭子,面子上面過不去,就不犯這個錯誤了。這個事情是孩子回來以後告訴我的,在這之前我是不知道的。他說他挨這個鞭子是應該的,覺得是他自己不好,上學就應該把學上好,就像爸爸上班工作做不好要扣獎金一樣。
孩子上幼兒園和小學完全是兩樣的。幼兒園的老師是每天笑著陪在你身邊,那小學老師是很嚴肅的。我的孩子覺得有點想不通,老師為什麼連笑容也沒有,幼兒園老師不是這樣的,每天到校園門口迎接的。小學到了是要早讀的,幼兒園到了是玩玩具什麼的。他肯定有個適應的過程,老師對他也有點看法,他就是有點頑皮、好動一點,老師好像有點看不懂,人家小孩是很聽話的、坐著乖乖的,他好像總是沒有人家小孩那麼安靜。
有一次,升國旗的時候校長在上面講話,他因為個子很小而且站在後面,就探起身子去看校長。老師就說他為什麼不排好隊,還把他拉出來,站相,示眾。這個時候小孩就受不了了,他說他不是動來動去,他是想看那個老師什麼樣子的。他是很直性子,認為這個事情是老師不對,就直接跟老師說,那老師就覺得受不了這種學生。這樣,有一段時間他和老師關係不是很好,後來慢慢地老師瞭解他這種性格,慢慢地溝通起來還可以。
那段時間,他有什麼事情不是很願意跟我們說,現在有什麼事情都願意跟我們溝通。現在在學校他不會做就會問老師,以前不會做就不響的。現在人大了,一年一年變得很懂事起來了,做什麼事情都是很仔細的,同學之間也都很瞭解,願意溝通了。 。 想看書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