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頁)
人都像老闆那麼有才的,也不是每個藝人都像Leslie那麼幸運的。
“明天到我辦公室來,我們再談談投資。”Tonny交待道。
☆、不換
默言的新劇本相當精彩,講述了一個書法家的傳奇,劇本的名字叫《書聖》。主要講的是《蘭亭序》的書寫者王羲之的一生。作為中國書法三大行書書法貼之一的《蘭亭序》的確有很強的代表性。而且王羲之本身也是一個傳奇性極強的人,出身望族,又不拘一格。而且這個書聖的逸事相當多,再加上默言的編劇能力,自然是不一般了。
默言也飾演了謝安一角,但是出鏡率卻是偏低的了,哥哥也問過默言為什麼不給謝安加戲份,畢竟是主角最好的朋友之一,同時也是影響了晉朝歷史的名人。默言只是笑著說:“我沒那個精力了。”
林慎容卻是說:“如果我幫你一起拍戲呢?”
默言想了想,也說:“不然我找兩個副導演?”
哥哥見他同意自己的想法,也就繼續練字,他從來是不希望用替身的。於是默言一邊找合適的演員,一邊修改了劇本。一直到2月份才開機,默言帶著劇組殺到拍攝地山東的臨沂市蘭山區,和當地的文化部門協調了一下,然後就在當地的王羲之故居公園裡面開始拍戲。
大家都戲稱這次的劇組有三個半導演,默言是一個,默言邀請了關錦鵬和葉偉信。然後哥哥偶爾也會承擔導演的事情,因為年初的時候,正是默言最忙的時候。所以,一開始的進度好慢。而且默言按照老規矩,精益求精,一組鏡頭就算過了也要再拍一遍,然後晚上他再挑出一組滿意的,要是沒有,第二天就要重拍。
哥哥的鏡頭一直是貫穿始終的,所以,他每天晚上看默言在挑鏡頭的時候,都會在旁邊看,美其名曰:監督。不讓默言工作太晚,實則是在監督默言,不讓他挑出太多失敗鏡頭。但結果卻是重拍的頻率越來越多,當然,原因是哥哥在默言的影響下也變得越來越挑剔了。但是,劇組裡的人卻是不知道,於是一些年輕人就給默言取了外號:“磨人精”!導演這邊,關錦鵬還好,他畢竟和默言合作過,知道默言要的感覺。但是年輕的葉偉信就不行了,他不明白為什麼在他看來十分完美的鏡頭常常要擇掉重拍。
終於有一天,“磨人精”又要重拍一組鏡頭時,葉偉信終於忍不住問了。默言就示意哥哥來講,於是,哥哥拿了自己吃墨的鏡頭來講解。而默言則在一邊和女主角演郗睿的章子儀講戲,準備拍東床快婿的那一場。
說實話,郗睿這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是,卻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賢妻良母啊。事先哥哥有很多女友都希望能演這個角色,可是,哥哥卻是看上了子儀。這個角色是哥哥自己挑的,默言自然沒有意見,畢竟郗睿大部分都是和哥哥的對手戲。當然是哥哥開心就好。
雖然大家都開玩笑說哥哥是在藉機光明正大地“泡妞”,但是,默言卻從來沒有覺得是這個樣,甚至私下連問一聲為什麼都沒有,畢竟他最瞭解哥哥,他知道哥哥只是看章子儀是個不錯的演員所以起了提攜之意。
哥哥正在給葉偉信講鏡頭的問道,默言一邊給章子儀講接下來一場戲的注意事項,一邊倒了杯水。章子儀還以為他是要自己喝,誰知他只是試了試溫度,就很自然地塞到林慎容手上。
“啊,剛好有點渴。”林慎容喝了一口之後,有些感嘆。
“好了,哥哥,差不多了,該上戲了。”默言看他喝完,就接過空杯,喊來化妝師給他補裝,“要不今天鏡頭不夠的。”
這次的服裝默言設計得很清雅,色調比《弈定乾坤》清素,最豔的也只是郗睿少女時期的粉紅色;樣式也比《高山流水》更加有士大夫的味道,最隨性的也只是東床快婿裡的那件淡藍色衣服。但是,在這部劇中配上劇情卻別有一番意味的。
於是就這樣,“磨人精”一直到了10月7日才算是滿意殺青了,一連半年多被這個“磨人精”折騰,劇組裡的人這時都快喜哭了。整個劇組在默言喊出最後一個“CUT”然後和兩個副導演加上哥哥討論了之後,總算決定Pass的時候,整個劇組都是興奮地歡呼起來,就像是翻身農奴一樣的感覺。在當晚的殺青宴上,把一向海量的默言給輪了,因為有哥哥在,所以默言也不怕醉,醉了有哥哥照顧,不會出什麼事。但他在外面若是需要應酬的話,總是很小心的,因為隨著默島集團的做大做強,在很多交際場合一些厚顏無恥的男男女女,總是希望和他發生點什麼關係,以藉此來出名。所以,他這幾年都很少單獨出席酒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