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Social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法約爾(Henry Fayol)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Industrial and General Administration;London;England:Pitman)首先於1916年在巴黎出版,英文譯本則在1930年於倫敦面世。
泰勒(Frederick WTaylor)的《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New York:Harper &; Brothers)推出的時間甚至還更早,早在1911年就出版,而且後來又加印了許多次。
這些管理書籍迄今仍然擁有廣大的讀者,而且也當之無愧。每一本著作都代表一項重大的成就,每一位作者都為管理學奠定了堅實而持久的基礎,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中,迄今還沒有人能超越他們的成就。在我們稱為“組織心理學”和“組織發展”的領域中,巴納德和福利特的著作提供了最佳指引,無人能出其右。當我們談到“質量環”和“員工參與度”時,也只能附和梅奧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已提出的觀念。法約爾的用語雖然陳腐,但他對於管理和組織的真知灼見卻仍然饒富新意和具有原創性。而自從我完成《公司的概念》後,管理學界對於高層主管的職能和政策,迄今仍然沒有提出什麼新的創見。當我們想要了解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內容,並學習如何提升知識工作的生產力時,我們甚至還要回過頭來研讀泰勒的著作。
儘管如此,本書仍然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是第一本視管理為整體,率先說明管理是企業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負了明確責任的管理書籍。早期的所有管理書籍都只探討管理的某個方面——例如巴納德在《經理的職能》中討論溝通問題,或我在《公司的概念》中討論高層主管的職能、組織結構和公司政策。
本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