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上,那一定是人間絕品!不過,面貌只是一個表象,心靈才是最重要的。想想那個紅玉小姐,似乎少了些內在的東西啊……唉,我想這些問題作什麼,香綾,香綾她還在家等著我呢!”
馬芸閉上眼,傳出均勻的呼吸。劉若風煽著扇,瞌睡來時,頭猛一低,又醒了,仍然堅持。直至過了夜半,涼風透進來,劉若風才停下為馬芸煽扇,倒在草蓆上睡去。
白天,馬芸坐著指點劉若風臨敵應變的機巧,督促著他練習。
過了五天,馬芸的傷勢已愈。兩人商議下一步做什麼。馬芸提出,這樣找若水不是辦法,人單力孤,須找人幫忙;她準備回師門一趟,一是回去看看師父師孃,二是讓師門中人留意若水的訊息。
劉若風想要一同前往,被馬芸婉拒,說是,她們那裡不歡迎外人進入。劉若風想:“她的師門豈不是和百花谷一個樣嗎?江湖中人,怎麼全都是一些怪怪的規矩?”劉若風決定先趕往綿州姨父家,讓姨父請江湖朋友幫忙尋找若水妹妹,另外,他還有一層考慮,他想到蜀中拜拜昭烈先帝。
結了帳,兩人拉著手出小鎮,走出好遠,約了在綿州相見,依依惜別。
劉若風往西,翻過大巴山脈,穿過川東丘陵,進入一望無際的成都平原。
不止一日,到了成都。但見店鋪林立,市面上也很繁榮,只是街道窄小,屋宇也不如京師洛陽氣派;而且閒散人等甚眾,操著五花八門的口音,估計是從外地湧來的流民。
劉若風一路詢問,直奔漢昭烈廟。
蒼松翠柏掩映下的昭烈廟,冷冷清清。進得廟內大殿,並不見香火繚繞,先帝和諸葛丞相、關張眾將的塑像已經色彩脫落,有的還缺了胳膊少了腿;門窗破舊,牆角、樑柱間掛滿蛛網。
劉若風鼻子一陣發酸,跪在地下叩了三個響頭,上了兩柱香,心裡真是萬般滋味兒,難以言表。
悄悄揩了淚水,劉若風出了正殿,四處轉了一圈。許多地方放著篾席、被褥、碗筷之類,有的地方竟壘起土灶,有些角落裡,屎尿味兒臭不可聞。想來是一些流民將這裡當做安樂窩了!劉若風只看到幾個老人孩子,其他人可能是出去找食或討食去了吧。
想當年,先帝白手起家,而能三分天下,當可算一世英豪;而如今,只落得香火無繼、廟堂鼠竄的悲涼境地!自己身為劉氏子孫,卻無力改變什麼。心酸之餘,劉若風對功業名位的看法,也有了些變化。
劉若風懷著傷感之情離了成都。看著廣闊的原野上那金黃色的重重稻浪,小河邊、村落旁的青青竹林,枝葉濃密的成片桑樹,讓劉若風覺得祖先的偉業已是那麼遙遠,甚至產生了瞬間的迷失:“我為什麼會走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我要到哪裡去?我究竟想要做什麼?”
過了綿州,一日午後,劉若風來到了姨父的莫家堡。
遠遠望去,莫家堡佔地寬廣,外面圍著高大的牆體,尤如一個城堡。劉若風到了東門,見牆外還有一條丈餘寬的水溝,吊橋高掛著。
從父母的口裡,劉若風只約略知道,姨父是武林世家,也是川西一帶的豪族,但沒想到,竟是這般宏大的規模和嚴密的防範,甚至超過劉若風見到的某些縣城。
劉若風對著牆頭喊話:“煩請哪位大哥通報莫堡主,侄兒劉若風求見!”
上面有人應道:“好,你先等著!”
劉若風等了近半個時辰,才見牆頭放下吊橋,一個人高喝:“劉公子請進!”
劉若風走過去,吊橋隨之收起。
進入堡內,一名堡丁過來為他引路。碎石鋪成的道路縱橫,青瓦房屋交錯。但見老人在樹蔭下乘涼,小孩在四處奔跑;諾大的青石場子上,上百名青年在操演武藝。
莊丁把劉若風帶到青石場後面一座最氣派的屋宇前。朱漆的大門,門口立著一對石獅。門裡出來一位老人,莊丁對老人說:“老管家,這位劉公子就交給你了。”
“劉公子,請隨我來吧。”老管家引領劉若風往裡走。高牆深院,不時遇到持刀巡查的莊丁。劉若風覺得,這座屋宇完全算得上是一個堡中堡。
老管家將劉若風帶進一間小廳,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桌後看著什麼。這人身穿深綠色錦袍,留著短鬚,沒有戴帽,頭髮非常請究地盤在頂上。劉若風估計,這個身材不是很魁偉的男子,應是自己姨父、此堡堡主。
老管家稟道:“老爺,劉公子到了。”
老爺“啊”了一聲,等了一會兒才抬起頭來,打量劉若風。劉若風也進一步觀察他。這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