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下桌子。
這兩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都瞬即被驚醒,急忙拿起書擋臉,胡亂念一通。
張傑斥責道:“好了,別唸了。古人為念好書,懸樑刺股,鑿壁偷光,比比皆是。而你們呢?如此懶惰,不好好唸書,將來有何出息?”
女孩則抱怨道:“爹,你要教書便只教拾兒好了,幹嘛非要我陪著呢?”原來她便是張傑的女兒,今年七歲,名叫張俞,長得十分水靈可愛。
張傑板起臉道:“不學不識字,怎能抱怨呢?”
張俞卻道:“孃親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如果將來長大了,我若是像爹爹一樣,滿腹經綸的,怎麼嫁出去呀?”
坐在旁邊比張俞小兩個月調皮的拾兒笑出聲來,道:“要是俞姐姐你將來嫁不出去,那拾兒便娶你吧。”
張俞一戳拾兒額頭,道:“你是我弟弟,怎麼可以娶我呢?真笨。”
拾兒道:“我叫你爹孃為張叔張嬸的,怎麼不可以?”
張俞瞪眼道:“我說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張傑又一拍桌子,道:“別吵了。從今兒起,你們倆若還不好好唸書,便不準吃飯。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都要多讀聖賢書。只有這樣才能明事理,辯是非,知恥辱,成大器。知道了嗎?”
可剛一說完,其妻楊氏便走進屋裡,道:“好了,俞兒、拾兒還小,慢慢教。先讓他們吃早飯吧。”
兩孩子不等張傑點頭,便把書一扔,像鳥兒一般奔去吃早飯。張傑苦笑一下,放下書,跟著走了出去。
這家人的日子雖過得簡約,但卻是十分開心幸福。張傑每天都堅持教俞兒與拾兒讀書認字,但態度各異。對俞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拾兒則十分嚴厲,四書五經,全部都要讓他倒背如流。因為知道這孩子天資聰穎,學什麼都快,希望他將來能金榜題名,出人頭地。
可惜好景不長,一年後,一場瘟疫突然而至,肆虐附近數百里,許多人染病而死,當中包括張傑夫婦。兩孩子雖倖免於難,卻失去了至親至愛之人。
游龍子到處施藥救人,半個月後才回到桃花村,要把拾兒接上山去。拾兒對游龍子並不陌生,打從會講話開始便在張傑夫婦的教導下,叫他為義父,也常隨他到桃花山上去玩。
但這時拾兒卻捨不得俞姐姐,懇求義父把她也帶上山去。
游龍子卻道:“義父與她無親無故,不會照顧她的。讓她留下,跟著自己的大伯過日子吧。”說完把拾兒給拖上了山。
每天還沒天亮,游龍子便會將拾兒從床上抓起來,讓他跟著自己打坐唸經。唸完經後,拾兒總是偷點好吃的藏於懷中,然後趁機跑下山,給俞姐姐送去,卻不敢逗留片刻,趕緊轉身跑回山上。一來一回足足有十里,累到不行。 。。
第125章:迷途密林遇怪人2
這天一早,拾兒如常走進游龍子所住的石室,鞠躬道了聲義父早後便乖乖地盤膝坐在蒲團上,與義父一起打坐唸經。
完畢之後,游龍子拿來一本冊子交給拾兒,讓他三天內把裡面的內容背熟。
拾兒接過一看,冊子上畫的是一個沒穿衣服的人,有正面的,也有背面的,上面都點有許多黑點,黑點旁邊標有字。如什麼膻中穴、氣海穴之類的。
游龍子道:“這是一本關於穴道的書,把它給記熟了,義父就開始教你武功。”
拾兒聽完,卻把冊子遞迴給義父,道:“拾兒不要練武功。”
游龍子臉色一變,道:“為什麼?”
拾兒有點膽怯,但仍答道:“張叔說學武之人,每天都是打打殺殺,性命懸在刀口上。只有讀聖賢書,求功名才是正道。”
游龍子冷笑兩聲,道:“一派胡言。再怎麼滿腹經綸,也敵不過別人的一刀子。你看你張叔,寒窗苦讀了二十年,還不是窮困潦倒了一輩子?”
拾兒想了想,還是搖頭道:“反正我就是不想學武。”
游龍子知道孩子年紀還小,告知他身世,學武乃是為了報家仇,他未必能明白,便忍著耐性,循循善誘道:“若是義父被人欺負,你會怎麼辦?難道對著惡人吟詩作對便能救出義父嗎?”
拾兒一時啞言,良久才道:“那當然不行。得將他們打跑才能救義父。”
游龍子點頭道:“可惜你不會武功,怎麼把他們打跑?還有你每天這樣跑下山又跑回來,都累得半死吧?”
拾兒暗想:原來我偷偷給姐姐送好吃的,義父都知道呀。不過跑來跑去的,確實是累。因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