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頁)
淑珍聽得哏哏直笑:“哪就那麼誇張來著?幾塊布料,一順手的事兒!還是新過來的那個上海知青給我送的禮來著。正巧我瞅著這薄紗清涼,量又正經的不小。就拿布票和糧票的跟她換了換,趕緊的拿過來給幾個孩子們做夏天的衣裳。”
聽淑珍說起這知青的話題,邱芳和連月就都來了八卦精神。你一句我一句地打聽著,問淑珍對於這兩男兩女的四個知青是咋個安排法兒。是不是也像旁的生產大隊那樣,讓他們跟社員同吃同住,一起下地幹活兒。
“拉倒吧,就他們那細胳膊細腿的,哪是幹活那塊料兒?指望他們掙那點養活自己都費勁的工分,還不如把村裡的學校給張羅起來……”
“哈,咱們劉家村也終於要辦學校了麼嫂子?謝天謝地,這往後傑子和佳佳就不用跑個好幾裡地去上學了。”邱芳聞言驚喜,滿滿期待地看著自家大隊長嫂子。
“嘿,你還謝天謝地,難道不該謝謝咱們這果斷魄力有能耐的大隊長嫂子?”連月笑睨了弟媳婦一眼,隨後又滿滿期待地看著淑珍:“說真的嫂子,這辦學校可是個好事兒,你得抓緊啊!”
144。擬建學校與劉大哥的英雄救美
“嗯嗯嗯,放心,回頭跟大哥商量商量就拿出個具體的計劃來。說不準用不到秋收,咱們劉家村就有自己的學校啦!”淑珍含笑點頭,對於自己這新官上任之後的第二把火,她也是正經的在意著呢!
這會兒學校都暫停了高考,應屆的高中生們不是作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就是走上了工作崗位,為社會主義建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辦學校什麼的,這理由拿出來可能得不到上面強有力的支援。
但,換個說法呢?
譬如說:她主張要辦的是個偉大領袖思想學習的學校,讓知識青年們發揮所長。教導孩子們從小就積極向上,牢記偉大領袖的光榮思想。讓社員們也一起學習,讓大傢伙都能更快、更好、更深刻的學習偉大領袖的精神等等。這麼高大上的理由一出,淑珍就不覺得有誰敢、又有誰能阻止得了她這個學校的舉辦建立!
至於說社員和孩子們多、知情少,怕忙活不過來啥的。
這也叫事兒?
那下放過來的,之前哪個不是知識分子來著?
就是行伍出身的武立國,那也是上過軍校的存在,妥妥一儒將。呃,雖然那位性子急躁、行事也是簡單粗暴跟這倆字兒完全不搭邊的樣子。
咳咳,總而言之,那些人裡面就沒有半個說不上學識豐富的。
至少給社員們掃個盲啥的,那絕對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的存在。
當然怎麼把人名正言順地從養牛、餵豬的活計中解脫出來,成為可以給社員們掃盲的存在,這是個需要謹慎思考的問題。
這過程肯定不輕鬆,但有一絲可能淑珍都不願意輕易放棄。
好歹,那裡面也有自認是她叔叔,也竭盡全力地把她和哥哥們當侄子、侄女維護的武叔叔呢!
就衝著他明裡暗裡地給她們兄妹仨幫的那些忙,對自家男人的殷切教導,淑珍就不能眼瞅著老人家在半山的牛棚裡辛苦勞碌不是?
淑珍開始考量著怎麼著手建學校、成立掃盲班。
把四個知青都用上,讓他們忙得腳打後腦勺也跟不上趟兒的時候,也就好順勢而為提出讓幾個下放勞動人員幫忙上課了。
有一就有二,先例這東西一旦打破並順利施行了,那麼就很容易成為慣例。
而與此同時,被她惦記著解脫出來的武立國正躲在牛棚裡面,強忍著內心澎湃的激動、疼惜。任由被他拜託出去的老楊不耐開口:“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這裡根本就沒有你要找的什麼武立國!你這女同志咋就這麼擰呢?真是的,要哭你也遠著點兒哭去!
不然被旁人看到,還以為我個萬惡的資本家積習難改,欺負你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女青年了呢。
好歹我也算給你答疑解惑了,求你別連累我成不?”
眼睛腫的跟桃子似的武英紅沙啞著嗓子開口:“對不住,這位大爺,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就是惦記著見見我爸,看看他過得好不好。我幾千裡地跑來下鄉,就是為了找他。我……我都打聽好了,他就在劉家村生產大隊,就在你們這兒!
您幫幫忙,再幫我問問好不好?
我……我給您磕頭了!”
“哎,你個女同志咋這樣?快起來,我們這真沒有你說的那人兒。之前我們幾個被放下來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