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1/4 頁)
她的眸光,從眉毛底下飛出去,略帶嗔怪,卻掠出瀲灩的弧度,淡淡風情。
康王的表情還僵硬著,卻僵硬著笑了笑。
兵部尚書心急如焚,急著去安排,沒空去理會兩人的眉毛官司,正要請辭,宗政惠卻像忽然想到了什麼,道:“北嚴府尹是張秋吧?說起來北嚴最近真是多事,先是潰壩,再遇敵襲,也難為張秋,雖然治下不力,屢屢出事,但善後卻都做得好,等戰事一了,你們兵部再上個嘉獎摺子來。”又對康王笑道,“你培養得好屬下。”
康王點頭,得意地捋須微笑。
兵部尚書身子卻一僵。
他另有資訊渠道,卻和西陵行省總督的軍報有不同,他原本猶豫到底要不要說出來,怕西凌那邊不說實情是另有難處,自己貿然說出會帶來麻煩。但此刻太后竟然問到,再想不說是不行了。
“回稟太后。”他輕聲道,“張秋……據說已經以身殉城……”
“哦?”宗政惠驚訝地挑起眉,“如此大事,軍報上為何沒說?”
“想必……軍報發出時,張大人還未殉職……”
這理由倒也說得過去,宗政惠點點頭,皺眉道,“那麼此時北嚴沒有主事者?這可糟了……”
“太后放心。”兵部尚書展顏笑道,“天佑南齊,逢凶化吉。危難之時,自有英雄人物應命而出,聽說當時典史副手力挽狂瀾,救萬千百姓入內城,抗下了最初的百姓紛亂和西番的猛攻,此刻正和西番對峙,有此人在,短期內當可無憂。”
“哦?”宗政惠也十分歡喜,“果真天佑我大齊!此乃何許人也?定要重重嘉獎!”
“此人還是位女子呢,當真巾幗不讓鬚眉!她叫太史闌。”兵部尚書一點也沒注意到宗政惠忽然變了的臉色,滔滔不絕,“城破突然,百姓紛亂,當時她在城中,當機立斷開內城城門,又當機立斷關城……”
“再說一遍,她叫什麼?”宗政惠忽然厲聲打斷他的話。
兵部尚書被她的語氣嚇了一跳,一抬頭才看見太后臉色,便如那六月天,不知何時便陰沉欲雨,眼底幽幽青藍色光芒閃動,似矛,似劍,劈頭蓋臉射過來。
“太……太史闌……”他心知不好,驚得有點口吃。
宗政惠忽然不說話了。
她身後康王也皺起眉,輕輕“咦”了一聲,這一聲“咦”讓宗政惠眉梢動了動,半側身看了看他,臉色更難看。
殿內氣氛忽然沉默得令人難堪,戶部尚書半弓腰等在當地,不知道是該走還是不該走,滿額的汗,一滴滴滲出來。
案上軍報被穿堂風吹得刷拉拉地響,滿殿裡就這麼點聲音,卻聽得人更加壓抑。
良久,宗政惠的手指,輕輕擱在了軍報上。
指上少見的碩大金剛鑽,一閃一閃,刺眼。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她漠然道,“其中疑點甚多,張秋身在內城,如何殉城而死?城中北嚴府僚屬眾多,府尹喪命,還有推官,如何輪得到一個典史副手發號施令?西番突襲,外城被破,她是如何控制時機開內城,又及時關閉內城?西番又是怎麼繞過兩大軍營,造成突襲的?西番這邊突襲,那邊就冒出個英雄人物,難道沒人覺得不對嗎?”
兵部尚書抿著嘴,他收到的資訊,對這些問題也說得不詳細,但無論如何,這不是現在該追究的問題,當務之急,該是救援北嚴才對,如太史闌這等人物的功過,哪怕其中有貓膩,要清算,也該等到功成之後。此刻,正是大加嘉賞,鼓舞士氣的時機。
太后原先也是這意思,怎麼一聽見名字就改變主意了?
“讓西局去查。”宗政惠冷冷道。
兵部尚書一聽大急,還在戰爭中,西局去攪合,會鬧出什麼後果?
宗政惠又道:“西凌行省以及天紀軍也發文,務必對此女嚴密監控,當此戰危之時,忽然冒出這麼個人來,不可不防。”
“……是。”
兵部尚書低下頭,怨恨地想女人就是本末倒置。
“至於救援……”宗政惠沒有表情地笑了笑,“哀家改變主意了。這位巾幗英雄,不是很有本事麼?那麼,西凌和上府兵暫緩發兵,天紀軍也暫緩出營,看看她的本事再說。”
“這不成!太后!”
“稍安勿躁。”宗政惠一擺手,轉頭看看康王,康王想了想,指了指一處位置,道,“青水關位於兩營之間,也是西凌行省出兵必經之路,地形隱蔽,離北嚴也近,可令天紀、上府兩軍在此處觀望,如果北嚴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