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策兩國,幾乎都是以“傾國紅顏”來評價這位長公主。傳說長公主出生之時,白國最有名的法師孔曜正是夜觀天象,感嘆“護國鳳凰降生,老天因何獨眷太玄”。自此長公主便有“護國鳳凰”之美譽。沒過幾年,內戚之亂,太玄內亂不斷,長公主失蹤更是不知生死,世人笑孔曜當日亂語,孔曜未怒,只道:“鳳凰鳳凰,只有浴火重生,方為鳳凰。”果不其然,她不僅活了下來,還救下了僅存的王儲,“護國鳳凰”美名更盛。熒天當時再查這方面的訊息,只查到那孔曜兩年多前不知何故得罪白國太子被令處斬,最後在刑場眾目睽睽之下化作一縷青煙而去的神奇故事。大笑之餘也不禁咬牙頓足,哀嘆資料太少,怎麼也只是能查到些大概。
有人更猜測,白國太子白鬚賀是為求得到太玄的護國鳳凰,才引發了牽動整個大陸半數國家參戰的“七國之亂。而當年的太玄,也確實因為長公主的下嫁,才使幾乎滅國的太玄從“七國之圍”脫了危,更使太玄國與白國簽訂盟約,保了太玄國一時安寧。後來,白國二王子白遙久奪了她這位太子妃出走,導致白國兄弟反目,白國君主更因此氣絕駕崩。白國陷入一片混亂中,國內勢力各自擁白鬚賀與白遙久為王,經過半年的戰亂,白國正式分裂為白策國和白離國,更沒有精力外攻太玄。此些事陸續發生以後,似乎“傾國紅顏”比起“護國鳳凰”更適合這位長公主。但其實百姓的眼中又是另一番想法,在太玄百姓心中,長公主自然是可敬的鳳凰,但在白國百姓心中,使他們國家分裂混亂的人恁地可恨,暗裡稱太玄的長公主為亂世災星。而這亂世災星也就在這亂世中了喪命,原因成迷,平常人不得而知。這奇女子過世以後,白國兩位新君主各自追封這位她為後,並下令舉國守孝三載。
想來這位長公主是有美貌有手段,折服了兩位白國帝王,更折服了太玄國民,想來又是被“禁忌”了,民眾才不敢語及。
就在熒天思考的同時,那十幾個人便開始了行動。熒天這才發現了地下室內有數十煉丹爐,還有不少的草藥礦石,李敦在一旁督導,那些人便動手開始製藥煉丹……不是吧?製藥煉丹?算什麼反政府組織啊?至少也制個柴刀西瓜刀什麼的啊!老天,這也太太太不符合常理了吧?
+++++++
首輔府。
掌燈時分。外人看來的首輔府,必是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畢竟景首輔的家勝過帝王三宮六院,也早不是什麼新鮮話了。三兩年來他陸續收入府中的男孩兒女孩兒沒有一千也有好幾百了。聽說首輔爺對府內美人著緊得很,平素不准他們輕易外出,即使外出,也是有大批侍衛護著,不許旁人驚擾。官員貴族時常群集宴樂,景澈雖有出席,但從不帶上寵姬美妾,只解釋到自己醋勁大,一旦收入府中便不欲被旁人再瞧見。官員即使到了首輔府拜訪,也只在前廳接見。
事實上,首輔府不如外頭傳言那般熱鬧,反倒是井然有序。每個美人都稱小主子,各有一處小院落,手下兩侍從。也幸得歷代積下福廕,到了景文昕一代更是到了極致,傳到景澈手中之時,首輔府佔地只比皇宮略小。數來美人幾百,侍從也有千餘,加上侍衛,首輔府竟有兩三千人,藉著祖上名聲,倒也無人多刁難,只是責難之聲定然不少。
尤其近日朝裡紛爭,事實上是景派與崔派之爭。景文昕任職首輔多年,崔溫早在其下,等了數十年,終等及他辭世而去,沒想到景文昕傳位於嫡孫景澈。這個黃毛小子,憑祖上福廕,持著景派的擁護,簡簡單單就坐上了他夢寐以求的首輔之位,崔溫自然不服。前兩年看他沉迷色慾,難成大氣還稍作忍耐,以為只要抓緊小皇帝這一線便終可將其推下首輔之位,沒想到他來了一招陰的,將其表弟獻與皇上,意圖以色惑主。崔溫計量著倘若再不行動將其剷除,後果將不堪設想。刺客一事只是導火線,這場爭鬥是必然,只是遲早的問題。崔派眾大臣矛頭皆指向景澈,景派卻沒多少動靜,稍顯弱勢。景澈雖讓步將刺客交給刑部,但刑部卻沒有看管好犯人,導致其無故失蹤,加之本案的證人皇上與蘇侍衛始終不肯面見崔派官員,崔派目前也只爭口舌,沒占上實質的上風。
首輔府中,一座清雅的院子中,青衣錦袍的男子在夜風中散發著優雅恬靜的氣息。古琴之聲自亭中悠悠傳來,那琴聲幽然,綿長而悱惻,帶著些悵然與迷離的味道,讓人不覺細味。
“大人,有王與蘇侍衛的訊息。”侍從稟報道,也不怕打擾了首輔聽琴的興致。小侍從生得身形嬌小,但眉目清朗,也是靈利,跟了他一些日子,也知道什麼事情為重。
景澈接過密報,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