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章 回門風波(第1/2 頁)
一轉眼,就到了三日回門的日子。這天一大早,蘇菱一家就起來了,簡單地吃了個早飯,蘇父帶著一家就往老宅去了。
自己的妹妹和妹夫三日回門,這是一件大事,當然要鄭重對待,所以蘇父必須的過去早一點。
老宅裡眾人也早早就起來了,得先起來打掃,最起碼要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當日頭升起一杆多高的時候,就聽見外面鞭炮聲響,是莫文軒和蘇妹回來了。一眾人就忙出來,一直迎出了大門口。
莫文軒騎了一頭大馬,後面跟著一乘二人抬的轎子。莫家自有馬車,不過因為是新婚回門,特意僱的轎子。轎子後面跟著幾個二漢,都是兩人擔一個挑子,上面披紅掛綵,是莫家準備的回門禮。頭一個挑子上面,就是披了紅綢的一個碩大的豬頭。之後的三個挑子上,則是尺頭、魚肉等。
花溪村婚假的規矩,三日回門要送豬頭,這才是極隆重的回門禮。當然,也有買不起整隻豬頭的人家,那麼至少在回門禮裡頭也要有一包豬頭肉。
轎子在大門口停住,一身紅衣的蘇妹被從轎子裡扶了出來。
雖然才分別了沒幾天,可卻像是經年離別一樣,蘇妹下了轎子,看見蘇爺爺和梁氏,叫了一聲爹、娘,就和莫文軒一起過來要跪下磕頭。
蘇爺爺忙扶住莫文軒,梁氏也伸手扶住蘇妹。
先到了大廳,蘇爺爺和梁氏在上首坐了,蘇花過來在地下襬了錦墊,莫文軒和蘇妹跪在錦墊上,規規矩矩地給蘇爺爺和梁氏磕了頭。
以前莫文軒叫蘇爺爺和梁氏都是叔嬸的叫,現在改叫爹孃了。
蘇爺爺和梁氏都是笑容滿面地答應了,從懷裡掏出早就準備好的見面禮遞了過去。
當然,蘇爺爺和梁氏給的禮物或許對於莫家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蘇家這個家庭來說也算是極其貴重的了,給了莫文軒一個玉佩,還以一個荷包,裡面裝著的都是預示著如意吉祥的銀裸子。
大家扶了莫文軒和蘇妹起來,讓他們兩個在旁邊坐下了。
小一輩的也都過來見禮,叫莫文軒姑爺,幾家十來個小孩一齊喊莫文軒姑爺,本來農村的規矩叫了姑爺就要問紅包的,但有梁氏在場,那些個小孩也不敢造次,只是規矩的叫了聲姑爺就退下了,到時莫文軒並沒有忘禮,都一一回應著,也給了眾人紅包。
接下來,有蘇爺爺等男眷陪著莫文軒,梁氏拉著蘇妹等一眾女眷往後院來。
留下蘇爺爺和蘇家的幾兄弟還有蘇東也上桌陪著莫文軒在前廳說話,梁氏拉著蘇妹的手回了屋。一眾女眷在炕上坐了,謝氏將精緻的點心、茶水和果子上來。當然這些點心白上來幾個媳婦也不敢動手拿來吃,那些小孩也只能眼饞的看著,蘇妹心情好,也不多計較,把點心給了小孩端出去吃,梁氏見了也不多說。
梁氏拉著蘇妹緊挨著坐著,就低聲詢問蘇妹在婆家過的怎麼樣,莫文軒對她怎樣等語。其實就這兩三天的功夫又能看出什麼,都說日久見人心,在怎麼的也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知道婆家人的態度啊!不過從這裡也能看出梁氏對於這個小女兒還是比較關心的。
蘇妹沒開口,臉就先紅了。她本來就話不多,如今做新嫁娘第一次回家,雖都是至親的骨肉,卻還是害羞,對梁氏的問話,都答好。公公婆婆都待她好,莫文軒是個讀書人,溫柔體貼,對她更是沒的說。
蘇菱在一邊看著,其實不用蘇妹說,她也猜到這幾天在莫家,蘇妹必定是過的極好的。剛蘇妹從轎子上下來,蘇菱就注意看了蘇妹的臉色。蘇妹的臉色現在是白裡透紅,還淡淡地擦了一些脂粉,更顯得粉面桃腮,春風滿面,眉眼間都是羞答答的喜意。
蘇妹從轎子上下來的時候,雖然有丫鬟扶著下來,但是莫文軒還極其自然上前給扶了一把卻還是極自然地上前扶了蘇妹一把。這不得不說莫文軒對蘇妹還是很好的。
雖然說,剛成親這幾天,並不能夠保證以後天長日久總是這樣。但是良好的開頭則是以後美好生活的基礎。
慢慢的對於梁氏的詢問,蘇妹也不再害羞了,都一一回應著。
當然,眾人不知道的是蘇妹在莫家並不如她現在過得那麼好,她過去三天了,但是並沒有圓房,對於家裡的事她婆婆也不要她多插手,只是要她好好的照顧好莫文軒就可以了,所以她每天的工作除了早上向公公婆婆請安後,就是為莫文軒熬藥,本來這樣的事並不需要她做的,但是他婆婆說放心不下別人,非得要她親自熬。
這一會,蘇妹臉上流露出的神色被蘇菱給撲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