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1/4 頁)
此時,真理天平並非是平衡狀態,白色秤盤如負重物,沉在底部,使另一側的黑色秤盤高高抬起,給人的感覺,彷彿下一刻就要傾倒過去。
這種“不平衡態”,往往就是教團強大咒文的起始標誌,其後的一切手段,都是要將“不平衡態”扳回到“平衡態”,在這過程中獲得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
不過,此次真理天平的狀態多少有些奇怪。在沉下去的白色秤盤上,空空如也,至少看不到有任何重物;相反,另一側抬起的黑色秤盤上,卻有一條筷子粗細的小蛇,身軀環繞,口銜其尾,身外濁雲翻騰。
這條自銜其尾的小蛇,正是“環蛇之言”的具現化,象徵著此時霜河實境中,由他們掌控的負面痛苦力量,也是後期需要不斷調整,以實現平衡的唯一砝碼。
然而從“不平衡態”來看,其份量似乎頗有不足。
“好像環蛇之言的運轉不順。”其實鄭曉是想問,安置在“真理側”,也就是白色秤盤上的祭品是哪個。
安成禮則道:“環蛇的吸聚總是被幹擾,是不是裡面那些能力者們在使壞?”
安翁不置可否:“我們來看看吧。”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審判官(上)
安翁一聲令下,鄭曉也好,安成禮也罷,都要瞬間收攏心神,各就其位。此時,三座樓頂之上的裝置已經安裝完畢,同時開機。
佔據核心功能的,是特製的“三維投影儀”,剎那間五色光線投射,交織成無數層疊變化的結構,將原本需要幾個小時才能佈置妥當的複雜陣圖,以投影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些灑落的光線,都經過特殊處理,承載一定能量,換了普通人受到照射,可能當場就要燒傷,不過在三位主祭的控制下,光線中的能量,沒有一分浪費,都匯入到陣圖的各個基礎結構中,並與各自的氣息臨時融會在一起。
每位主祭身外,都像是包裹了一層光繭。光繭內層,基礎魔咒符文依序排列,搭建起單螺旋式的鏈狀結構,繞體轉動,成立了根基內環。
在此基礎上,無數條弧線輻射開來,與外層的多角芒星交錯,巧妙拼接出了數十個大小不等、相對**的齒輪結構,逐級咬合,就像一臺巨大的機器,轟聲啟動,嗡嗡運轉。
最外圍的球形邊界,是由幾十上百個環形陣拼接而而,黯淡微灰的光流,像是急速流轉的濁水,哧哧流動,好似隨時都有破渠溢位的風險,但也由此獲得了強大的張力。
就這樣,三處樓頂,幾乎完全相同的魔法陣,搭建起一個端點明亮、邊線無形的等邊三角結構。
這個結構有個名目,即“天演領域”,是由三位主祭共同搭建,也共同享有的神妙之地。當然,身為秘約主祭,安翁肯定具有更高許可權,也佔據主導地位。
在“天演領域”的正中央,處在“不平衡態”的真理天平映入。
這一下,即使還沒有到達物質層面,卻已經進入了周圍教眾的可視範圍,當下這些祭司、騎士團成員,都按照教團禮儀,跪倒一片。或多或少的虔誠敬畏之心,也匯入了陣圖之中,化為特定的資訊,與能量交匯,使之更具活性。
運轉起來的魔法陣,正逐步實現對周邊區域的控制,最直接的變化,就是感應範圍。
三位主祭,沒有人以精神感應見長,相隔近一公里的直線距離,要想了解霜河實境的現狀細節,需要用環蛇之言形成“蛇巢”,又或者以巴澤這種“人形兵器”為支點,才能實現。
可現在,在三人共享的“天演領域”,由霜河實境收集上來的資訊,不管是怎樣地紛繁複雜,千頭萬緒,都在這片三角結構中梳理歸攏,最終成形,再投射到三位主祭的靈魂中去。
影像從模糊到清晰,覆蓋了大約百餘平方公尺的範圍,將其中所有的生靈都一一呈現。而且,在某種特殊機制的作用下,影像自動對焦,將最為關鍵的人物放置在中央位置,並加以標識。
雖然目標本身的位置,也差不了多少。
那是一個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一身休閒打扮,看上去就像是週末過來霜河實境玩耍的學生。周圍同行的人裡面,隨便扯出一個,都是要比他大出一截的社會人士。
可在此時,在這個謹慎行步的隊伍裡,人們卻是自覺不自覺地將那個年輕人圍在中間,尤其是八個身著外骨骼裝甲的魁梧特警,持槍拿盾,自然形成防禦隊形,那模樣,更像是在護送哪家的高官。
“就是他嗎?”鄭曉和安成禮多少都有點兒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