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可現在,他已然明悟:爺爺的邏輯世界,完全脫離了正常人的維度,世俗的榮譽、公道與他何干?
爺爺需要的,至少羅南認為需要的,是一次明確的、直白的、正確無誤的交流。
那才是一切的開始。
首要就是邏輯。
羅遠道的邏輯是古典的。他的“格式”論,就是一種類似於原始哲學的形態。他提倡自我格式、社會格式、天地格式的環環巢狀。
這種巢狀不是由外而內,由物質而精神;而是由內而外,由自我向整個宇宙拓展。
除了創立者,很難有人會喜歡這種理論。因為它把“我”以外的所有存在,都推進了因“我”而生的漩渦裡面,都變成了“我”的奴僕。
就是羅南,在“自我格式”上對爺爺言聽計從的他,在解釋“社會格式”的時候,也將學生、職員、技師、教士、政客的五級結構,有意無意地理解為“相對客觀的存在”。
將“社會格式”視為一組沒有發現的公式、尚未明確的模型、某個人類社會的集體造物——這與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社會學理論,沒有本質區別,甚至還有所不如。
正如“七門全優”的莫鵬所講:標準在哪裡?
這個問題,羅南從爺爺的咆哮聲裡,聽到了一個明確而瘋狂的答案:
我的!統統都是我的!
我的學生、我的職員、我的技師、我的教士、我的政客!
自私自大到令人反胃;極端極致到讓人發抖。
可是排除掉那些不必要的情緒,羅南卻從中找到了一條完整而清晰的邏輯線索。
羅南翻動筆記本,頁面掀到牢獄建築那一張,也翻到魔符衍生的那一張,這是他在紙上留下的兩幅通靈圖。然後又翻回來。開啟仿紙軟屏,切入繪圖軟體介面。
這裡應該還有一幅,28號晚上,他繪製的,彷彿渾濁河流般的第三幅通靈圖。
然而,裡面並沒有。
倒是長按開啟軟體第二層介面,這裡真的像是漫過了一條渾濁的河水。
那麼是否可以這麼理解:通靈圖已經用這種方式加入?
通靈圖是由羅南親手所繪,他自然知道象徵了什麼。渾濁的河水,就是“人面蛛”仗持的情緒濁流,是由無數人類的相應情緒彙集而成。
幾乎沒有人能擺脫這片昏暗的濁水,而在這條濁流中,人面蛛進行它的捕獵……
羅南盯著五層塔式結構,裡面密密麻麻的人像草圖,固然如紙牌般整齊排列,可莫名就很是礙眼。
他下意地抖動一下,就像過篩子。
頃刻間,介面上的“濁流”更為渾沌,彷彿一隻無形的巨手攪動。更重要的是,幾百幅“紙牌”沒有按照之前的介面功能,重新“洗牌”,而是四面散落,上面千百個人影,就像是翻船溺水的乘客,從五層格式塔裡傾倒出來,在濁流中掙扎、飄動、扭曲。
羅南平靜地看著這一切,得出相應結論:
“每個人都在情緒濁流中掙扎。
“簡單的描繪復刻,對社會格式不具意義。
“我以為將他們分類安置,其實毫無用處。
“真正有意義的……
他的視線投介面主體的五層格式塔,那裡面已經變得空空蕩蕩。
不,還有例外。
最下的學生層,兩個!
其中一個,羅南記憶頗為深刻。那是他剛繪製沒兩天的“贈品”,某男子一手振臂揮動,一手攬人肩頭,似癲狂,又似昂然——爆表狀態下的謝俊平。
另外,就是一條魚。看上去很活潑,在濁水中盤旋遊動,其實始終沒有跨出“學生層”的範圍。
盯住這條似乎是隨筆勾勒的魚兒輪廓,羅南用手指再比劃兩下,就確認了它的來歷:
第三幅通靈圖之內,諸多能力者“魚式描繪”中的一員,對應的目標是:
“貓眼”!
這還不止,從“學生層”往上看,跨過空蕩蕩的“職員層”,在“技師層”中,分明還飄浮著一個詭異的符號:
魔符,人面蛛!
第五十一章 進錯門(上)
羅南安靜地坐著,盯著已經大半放空的五層格式塔,繼續推導結論:
“同樣的格式塔,容納留存的內容,卻大相徑庭,概因‘標準’截然不同。
“早先的分層,只是對社會結構的簡單再造,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身列其中。可這樣的結構,沒有明確個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