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火炮轟擊和裝甲衝鋒,如果不是接戰地域集中,部隊密集看起來就好象未來小國家間城市游擊戰一樣。對於坂垣的那點花花腸子已經回到瀋陽作為前線戰術指揮的包漢文一眼就看穿了,於是東北軍的火炮也被藏了起來,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東北軍的火炮沒有倭國的重炮射程遠,火力也不過別人猛,至於炮兵的首發命中率等技術資料上都有差距。但是在防禦作戰中火炮是防止敵人打的順風的時候一股而下的決定性力量,所以東北軍的火炮都向矯健的兔子一樣。一樣的不是說火炮和兔子一樣身手靈敏,而是火炮如兔子一樣有幾個“巢穴”。這些巢穴都用東北無盡的木材架起米許的土層,修築了堅固的掩體,並且讓每個掩體都有一張表格上面劃分出火炮支援的區域和射到那個區域的方向和角度。細緻的防禦工作只是一方面,其他還有很多的準備工作。比如在渾河西岸河灘東北軍就透過挖松泥土注水的方式製造了一條15公里長的泥窪地,原本就需要仰功的河灘再加上即使炸出彈坑也因為迅速被水淹沒的原因無法隱蔽,而坦克更是無法在這樣的地方行使,再附帶上斜坡半中的那些在米餘地下工事,如果倭人從這裡進攻那麼明年瀋陽老百姓就能吃上被“倭兵飼料”養肥的渾河魚蝦。在現在的瀋陽主要的道路都挖了陷阱甚至在建築群中都已經佈置了大量的地雷,瀋陽已經不在是一坐城市,因為瀋陽到處都是殺人的機關陷阱,這裡已經沒有辦法進行商業和生產活動,這裡已經是中國人抵禦倭寇的堅固堡壘。
即使是對戰場一無所知的平頭百姓在被勸離瀋陽的時候也堅定地相信現在的瀋陽倭人不拿出10萬條人命就別想拿下這座堡壘。可是堡壘再堅固那也只是被動防禦,一旦倭人集結到了足夠的兵力就可以繞開瀋陽直接進軍東北腹地。原因很簡單一旦佔領瀋陽的成本比開闢並且維護另外一條佔領東北腹地的交通線,並且有足夠的力量看住瀋陽的駐軍,那麼瀋陽也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總是這樣說東北是守不住的,就如同堅固的“馬其諾”一樣,戰爭中恐怖的是可以快速一定的戰車,而不是死守一地的堡壘。
當然東北軍的艱苦努力並不是沒有價值。如果倭人想要饒開瀋陽佔領東北腹地,並且在不攻佔瀋陽的情況下維護其進入東北腹地大軍後路的防線至少需要再增兵東北10萬。那就意味著如果不動員預備役的話加上倭國需要在臺灣、中國山東、朝鮮等地必須的駐軍倭國本土將沒有陸軍保衛。如果強攻瀋陽那必然遭受巨大的損失,如果不進攻那麼就必須進行適當的戰爭動員,好在原本就處於經濟危機中的倭國在中國抵制倭貨的大潮中被衝下的大量事業人員正好被安排進了軍隊或者軍工部門,從而擴大了國家的財政投入,並且由於國家財政的緊張倭政府發行國債、並且加大了資本家的稅收力度、那些軍國主義世家的慷慨解囊竟然讓倭國擴大內需並且將過剩的生產力投入到軍工中從而適當緩解了國內的經濟危機。就在坂垣師團的試探結素後全世界都沒有想到彷彿一觸即發的大戰竟然由於倭人在決定沒有足夠的力量前不強攻瀋陽後取得的意外經濟成果後的不斷增兵中安靜了下來。
很多時候不得不承認倭人是一個很有紀律性的民族,政府怎麼制定政策他們的人民就盡力適應政策。處於經濟衰退時期的各個國家的很多學者都看到了政府幹預對經濟帶來的好處,可是歐、美人卻對這樣的政策不感冒,因為他們要堅持自己的信仰,信仰自由,放任自由的市場經濟。那些純粹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沒有天皇和軍部的號召力,那些壟斷資本家可不會給國家從他們那裡挖牆緩解經濟機會。
於是乎之後的幾個月中倭國經濟不斷取得好轉,而倭國在東北的軍事實力與日俱增,獨立奮戰的東北軍的形式變得更加難以樂觀起來。
由於向念恩對於東北戰局的定位多從軍事和政治角度來考慮,東北的工業生產中肯地說已經被向念恩的搬遷拆除政策搞得連步槍都造不出來了。很多時候世界就是那麼奇妙,倭國以為在資本主義經濟在剛進入衰退階段的時候就因為準備戰爭進行了政府幹涉取得的意外收穫而得到了恢復,那些原本衣食無著的人因為政府部門的強勢加入而以準備戰爭的名義進行了強制的重新分配而獲得了生存的機會。當然這種並不是建立在提高生產力和拓展市場基礎上的恢復伴隨著倭國整體生活水平的下降,倭國只不過是透過軍事備戰這個媒介將富人的生活物資剝奪過來用以僱傭窮人加入軍事機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矛盾,但是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出幾年那些普遍國得更困苦的人們在面對新一輪經濟衰退的時候將變得更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