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住劉英武。意思劉的功夫在陝西蓋著呢。
當然這只是個說法,但劉英武於武藝一道,確實十分好學,年輕時跑過好多地方,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湖北等幾十個省都訪過高人。而且為人好動手切磋,遇見好東西,捨得花代價。胡斜子年輕時跟劉英武到處跑,劉於他來說,亦師亦友。解放後,劉英武由於歷史問題,被國家收監改造,胡斜子就悄悄地回到崖上寨,給當時的生產隊看牲口棚。由於崖上寨地方偏僻,倒也沒受什麼牽連,平平安安地一直活到現在。
康順風能拜到胡斜子門下,是由於他的姥爺康槐山早年曾對胡斜子有恩,至於什麼恩惠,他們這些後人並不知道,反正康順風的爺爺一直管胡斜子叫叔,在康順六歲剛上學時,爺爺就把康順風引到胡斜子的門下,因此康順風從小就跟胡斜子練習陝西傳統的紅拳。
胡斜子教拳,那叫一個嚴。康順風從小沒少捱過老頭的打,紅拳被稱為軟拳,所以對撥筋盤補要求很嚴,紅拳門有盤不盤軟不學藝的說法,有一套專門練撥筋盤補的套路叫十大盤。康順風六歲學拳,筋骨還不算硬,但也為撥筋哭了不知多少次,也為動作不到位被胡斜子下狠手打過不少次。
其實十大盤除了撥筋抻骨以外,還以靜力訓練配合呼吸來增力強筋,十大盤的靜力訓練叫做涵勁,要求用金鎖拳,拇指要堵住拳眼兒,手用力握住,一直挺住勁兒,一式做完後才能放鬆。推掌時,要求一力三探,要穩住勁兒,將胳膊抻撥三次。十大盤的功法是練的越慢慢好,僅僅十個動作,現在康順風已經可以練足整整一個半小時。就這樣,一套十大盤他整整練了兩年,直到八歲時,胡斜子才給他正式開拳,教了他一套小紅拳。小紅拳是紅拳中基本拳法,主要練上下起伏的身法和打法,其中有名的招式有撐補式、雀地龍、撩陰掌和穿堂腿、跟子腿等。這一套拳一練又是三年,三年裡,胡斜子每天就是看他打這套小紅拳,給他撥架子。在他十二歲,老頭給他終於加了一套硬十盤,這是紅拳裡的內壯功法,一般不是登堂入室的弟子,是根本不給傳的。大部分紅拳弟子學到這套功法時,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因為老師不經過十數年的考察,是不會輕易將這一套東西傳給你的。但會從中間擇一兩式,讓你練。真正傳全套,都是要經過長期考察的。
康順風由於自己姥爺的關係,所以胡斜子就早早將這套東西傳給了他。接下來,老頭又傳了他一套炮捶,一路虎翻身。炮捶是紅拳裡抹闖拳的代表,揭抹捅斬四式連環,打的是斧頭破硬柴之勢,而虎翻身則是身法拳,在紅拳中,有金不換的虎翻身之說,然後又是大小子拳,燕青掌,燕青六趟,少林八譜等。這一練又是三年,到他高中時,老頭子傳的東西又變了,傳他十二路彈腿、以及紅拳裡的排子手法,四排手,八排手,九手排子,十二排手法等等。在傳了他這些東西時,老頭開始給他破拳開理了,破拳就是把套路拆開來講每招的實用法,開理就是給他講拳理,教他按拳理來破拳,這樣就是遇到他現在沒學過的拳法,看一下走勢,就能知道用法。他每次去老頭家,老頭總是在其他徒弟都練完走了後,把門一關,給他傳授這些東西。
傳統武術的東西有很多隱晦的地方,老師要是不說法破理,靠學生悟,到死都想不出來。就像紅拳譜中有一句:丁膀不見膀,手去復探膀。這個丁膀之說,許多人都理解為用釘捶攻擊對方的膀子,其實這個丁的意思就是取丁字的形狀,意為以直破橫。對方出手時,我用手直擊,截擊對方大臂肌肉,打中有破,這樣的動作就是丁。
這些東西現在知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這也就是現在許多練傳統武術的人老認為傳統武術沒用的原因,其實只不過自己練的不好,達不到老師要求的登堂入室的條件,老師壓根不給破拳而已。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連傳統的門都沒入。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剛上高二的康順風打了自己的姐夫三兄弟,在四村八鄉揚出了名聲。胡斜子當時為這事大發雷霆,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後,嚴令他不能再和人交手。但同時卻加大了他的訓練力度,也加強了他的實戰訓練,每天給他喂招拆手,和他跑門子。而且,老頭讓他開始練紅拳門增強殺傷力的鐵沙掌功夫。
康順風在一踏上沒人的小路時,就拉開了架式,他一路走著紅拳裡的擰腰擺胯的動作,住崖上寨走去。二十里路康順風就這樣一路擰腰擺胯走過來。
崖上寨村村子很小,只有十幾戶人家,胡斜子家就在村東第二家。康順風進門時,正碰見胡斜子的二兒子在門口撿麥子,老頭也六十多了,康順風管他叫爺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