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他說動手就動手,而且出手這麼利索,一下子就把還比較能打的馬猴放倒了。
康順風趁他們欏神的功夫,拿起另一個甩棍,甩開了,遞給劉源道:“源子,這事縮頭一刀,伸頭也是一刀,拼了!”
劉源眼睛一紅,一咬牙,就接過甩棍,道:“順子你放心,我也是爺們!”
康順風就一笑,狠狠地一點頭,拍了他的肩,卻是輕聲道:“我知道!”
然後就面對了斌哥一夥正亂起來,四處操傢伙的人。
康順風頭也不回,對後面道:“女生都緊跟王凡,劉鵬你護左邊,王榮你和源子護右邊,王凡帶女生跟我後邊,一起往那邊牆角走。”
這時,那十幾條漢子除了躺在地上的那個外,都操起了傢伙。
康順風就發現,對方還有五把砍刀,一個甩棍和兩根鋼管,其他的幾個都亂拿一起,有拿衣架的,有拿椅子的。
好死不死,牆角沙發上那個玩遊戲的傢伙,遊戲機一扔,卻是從沙發下抽出了一把砍刀。
康順風知道自己必須先解決他,不然去不到牆角,自己就照顧不過來這麼多人。
他低喝一聲:“鵬子,咱倆換一下!”
劉鵬就應了一聲,和康順風倒個位子。
畢竟正面壓力最大,劉源看到只有劉鵬一個,就有些擔心。一咬牙,對王榮道:“你小心,我幫鵬子去。”
王榮一點頭道:“咱倆換一下,刀厲害,你拿刀,把棍子給我。”
劉源就和他換了傢伙,跑到劉鵬旁邊。
劉鵬豬頭一般的臉上,笑得直抽抽,卻是對劉源道:“好兄弟!”全沒看到劉源的腿在不住地發抖。
康順風和劉鵬一倒位置,就大踏步住沙發前那個漢子直衝過去。
那漢子已經見識過他的手段,見他過來,心中雖然有點怯,但畢竟是經常砍人的主,一咬牙,大喝一聲,一刀就直奔康順風的頭上來了。
康順風自小練拳,器械自然也練過不少,不過他最擅長的還是鞭杆。西北地區多是黃土塬,溝壑縱橫,一般人家裡多養牛羊馬匹,趕牲靈都有鞭子。過去,這地方運輸都靠牛馬之力。又加上地寬人少,多出土匪,所以鏢行盛行,就有前輩將短棍以鞭法、鐧法等打法和西北人常用的鞭杆結合起來,創出一種技法。
隨著時代進步,現在人出門也都不興帶刀帶劍,特別法律健全後,刀具更是管制起來。所以胡斜子在教徒弟時,雖然各種器械都教,但更重視了鞭杆的傳授。
康順風學的是胡斜子最得意的一套鞭杆,叫老漢看田。取意老頭拿著鞭杆在地頭防賊偷瓜的意思,這也是蒲州地方的一套名鞭法。
康順風這套鞭杆是從小打熟了的,這時看對方一刀從上往下砍來,手腕一抖,鞭頭就立起來,往上崩去,正打在砍下來的刀上。康順風崩開手方的刀後,鞭頭不回,直往後去,身子卻從鞭下直往前鑽,就將甩棍的把手住前挑戳,一下子捅在對方的咽喉上。
那人咯的一聲,就以手捂喉,手腳有點發軟。
傳統武術打架,一旦動手,身前是不容許有站著的敵人的,意即不給對手有反撲的機會。
康順風捅了對方的咽喉後,鞭杆仍然沒有回頭,而是繼續往上送到後背,左手卻反手到背後,一把接住甩棍的頭,順勢倒把,甩棍就從背後從上往下再往前挑,一下子挑在對手的襠部。
鞭杆的倒把打法就是這樣,主要是為了上下倒手,出敵不意。倒把倒得好的人,你會看到一根鞭杆順身上下飛纏,上打頭,下打陰,中挑咽喉,帶戳心。
鞭杆的打法就是倒個上下頭,鞭頭鞭尾都打人。
這一下,甩棍粗的一端的把手打在對方的襠部,那人就慘叫一聲,窩在地上。
這時,那個斌哥一聲吼叫,一把砍刀在手,就領著人奔了上來。
康順風這時,猛轉過來,一個大跨步,就站在劉鵬他們面前,擋住斌哥。說時遲,那時快,眨眼間斌哥就到了面前,一揮手,刀片的寒光就劃成一個圓孤,摟頭蓋腦直奔康順風的脖勁。
這是要命的刀法。
砍刀砍頭,一般會看起來非常慘烈,但由於人頭骨夠硬,加上頭部沒有什麼大血管,一般都是開了皮肉,卻不致丟了性命。但砍脖子就不同了,這一刀下來,很有可能把人脖頸砍斷。而且,由於有頸側大動脈,就是輕輕砍進去,也會血流不止而要人命。
康順風看斌哥這一刀真奔自己脖子,目光不由一寒,自己一旦被砍倒,其他人肯定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