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4/4 頁)
不是太極所獨有的,不過太極拳將他分得更細了。
太極拳慢練的奧妙也就在這裡,收縮虛實之間,要內外呼吸合一。長時間這樣鍛鍊,氣機在體內就有一種左過右運的忽靈感,身體內部就有了虛實,而且內臟間肌和腦肌也能得到充分鍛練。陳二柱練了幾年這樣的功夫,就有了一種內外合一的感覺。
而且,這樣打出來,就有一種內勁體內轉換,欲破體而出的感覺。
不過,他並不像康順風只在晚上臨睡前練,他在行拳走架時,也都結合了這些東西。
當他…口川的心得告訴康順風時。康順風也就跟他起眾樣練了。不。兩個、人練的還是有所不同。康順風並不太走太極的拳架,所以他就將這些東西,放到一些打法中,特別是靠法中反覆練習。不過,相同的一點時,兩人更深都用這種方式做一些承接的鍛鍊,來提高自己身體的化勁和抗擊打能力。
有了體內的這種變化,陳二柱才感覺自己的陳太纏絲勁就更圓潤起來了。他才認識到,無論肢體上的圓劃得多麼完美,但勁意總是有斷節。只有將體內的這種勁力轉化接上去,這個圓才能畫到無斷節。因為,無論立圓、斜圓、平圓等許多地方的圓,是需要從體內做一個聯結的。那麼這種連線到底在技擊中起一個什麼作用呢?其實就是勁的問題。有了這種轉換,也就到了無勁不能的地步,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出勁力來。
當然,這種理想的狀態,要看每個人功夫練得高低了。
而且,這種理論並不是很重要的東西。重要的是練。康順風和向山並不是太極弟子,但他們久練紅拳的貼身靠,要將力量從肩頭出來,其實就在練的過程中,也就掌握了部分這種勁力內換的東西。雖然沒有理論做指導,但東西卻已經上了身了。
所以說,拳,練即為師。
有時,你雖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者說根本沒總結過其中的道理,但因為你練了,功夫上身了,那麼你明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就像過去中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