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的人?六十歲的人了,什麼大浪沒經過?什麼大戰沒歷過?戰前又有精心謀劃部署,準備翔實 充分得很呢,就你康大帝手一揮OK啦?豈不說笑。
結果,仗一開打,吳軍便氣貫長虹,一路所向披靡,勇不可當,很快飲馬長江,遙指北京了。而康大帝的英明決策,看起來很美,倉促接招下基本無用。大清帝國被打得灰頭土臉,一敗塗地,甚至中原統治也有了崩盤跡象。
這是康熙六十一年帝王生涯中面臨的惟一生死存亡的鬥爭,也是大清(後金)至太平天國起義前,二百三十餘年遭遇的僅有的一場差點滅頂之災。
吳三桂,康熙一生最大的對手也。
。 想看書來
大清危已在旦夕(1)
吳三桂雲南起兵後,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底輕鬆搞定曾總管雲貴時的老地盤貴州,先遣部隊緊跟著攻入湖南,迅速拿下由黔入楚的要地沅州。
第二年伊始,吳三桂正式稱“周王”,廢棄康熙年號,稱周王元年,改元“利用”, 廢康熙制錢,自鑄貨幣“利用通寶”。這下完全與康熙分庭抗禮了,華夏大地自此上演了一場“二龍相爭”的好戲。
起初,吳三桂表現完美,完全壓制住了康熙陣營。吳三桂稱王改元后,未作絲毫停留,旋即親率主力北上,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湖南常德、辰州、長沙、嶽州、衡州等戰略重鎮紛紛被拿下,三月份全境皆歸。前鋒更是直抵長江南岸湖北境內的松滋(今松滋北),與清軍大本營荊州隔江相望。
這時的老吳飲馬長江,遙看北京,過江與否,盡在掌控,看起來北定中原指日可待了。這般輕鬆快捷便取得了如此驕人戰績,也許吳三桂自己都未曾想到過。
而清軍如此不堪一擊,康大帝更是絕對沒有想到,他還以為縱是自己舉措失當,倉促應戰,以天下之物力,擊敗侷促於雲貴之一隅的吳三桂,簡直不在話下。這也是他和他的朝臣們實施初期戰略部署時,預防性過重,缺乏積極進取精神的一個重要原因。要不然,湖南也不會這麼輕易丟失。這對整個戰局、對民心,產生了至為深遠的影響。
康熙畢竟不是神,作為最高領袖帶著國家走上如此危途,心中若沒有一點驚懼與懊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但他又有什麼辦法呢。除了被動接招還是被動接招,形勢已完全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
吳三桂要真的過了長江,向京師殺奔而來,說不定大清就徹底敗了,祖宗三代拼死拼活打下的中原大好河山,就要丟在他的手上了,本族人也只能跟著他卷著鋪蓋,再越過長城,當然不是南下而是北返遼東老家去了。到那時,他還能當得了這千年一帝?本民族最大的罪人就是他了。
就算暫不提吳三桂這檔子事,看看其他地方,又有多少是按照他的戰前部署、他的心之所想去進行得呢?
吳三桂剎那間取得的輝煌勝利,以雷霆萬鈞之勢震撼了華夏大地,巨大驚人的連鎖效應向四周極速傳遞,各方人等紛紛乘時而起,群起響應,不僅僅是漢人,但肯定沒有滿人。
四川巡撫羅森、提督鄭蛟麟及總兵官譚弘、吳之茂等紛紛投向了吳三桂的懷抱,由朝廷的文臣武將,轉瞬間變成了大周的臣與將了,天府之國已盡在老吳的掌控之中。
廣西將軍、孔有德女婿孫延齡,原本是受康熙倚重牽制吳軍北進的,現在也反了。不過後來,他有點首鼠兩端,老吳便派人刺殺了他,直接控制了廣西全境。後顧之憂頓解,老吳得以在湖南與清軍全力展開大決戰。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也完全出乎康熙意料,舉起了起義的大旗。並很快控制了福建全境,隨即向浙江、江西進軍,與在湖南的老吳遙相呼應。臺灣鄭經也應耿精忠之邀,派軍渡海而來,起初尚不被康熙看重的東南,形勢大變矣,成了又一個反清的大戰場。
兩藩都反了,可咱們的尚可喜老人家,有點特別,萬綠叢中一點紅啊,對大清仍是一個字——“忠”,生願做大清的臣,死願做大清的鬼。起先聽皇上的話,準備攜家帶口領兵撤藩,後形勢突變,又受命留在廣東,並迅速投入到平吳剿耿的偉大斗爭中去。為此,清廷還給了他至高榮譽,晉爵親王,吳三桂雖獲得在先,但因叛被除,於是尚可喜便成了漢人中的惟一。 。。
大清危已在旦夕(2)
直到大亂兩年多後(1676),老尚因其大兒子尚之信反了,才被裹脅其中,但至死未降。背叛本族投降異族的人能做到像他這樣的,也算是極致了!再說尚之信,是否真反是存有爭議的。姑且不論,反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